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49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88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 毫秒
161.
随着1860年天津口岸开埠通商,在对外贸易与近代工业化发展的刺激下,华北地区的传统手工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手工纺纱业逐步走向衰落,而手工织布业由此而兴盛起来;部分手工业如地毯业、草帽辫、花边和发网等因出口贸易的发展而兴起。  相似文献   
162.
(一) 位于徽州山区的婺源县以茶叶、木料、木炭为出产大宗,制墨属本地传统手工业,自产自销,成本低廉,价格优惠。清代墨以徽墨最为著名,婺源制墨业发达,历代制墨高手辈出,明代有詹云鹏、詹廷选、詹觉甫等,清代则有詹方寰、詹横襄、詹子云、詹大有等七八十家,使得婺源与歙县、休宁并称为徽州三大墨业中心,足见婺源在清代制墨业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3.
汉代新疆是地方手工业全方位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之一。手工业门类齐全,产 品种类繁多,生产技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陶器造形优美,制作精细。金属冶炼以铁、铜 为主,使用了先进的鼓风装置,产品对新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毛纺织业更 具地方特色,人们不但会织毛布,而且还掌握了染色、提花、刺绣等高难度的技术。木 器、玉器、棉织、酿酒、蚕桑、编织等也颇具规模,在新疆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亦占 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4.
明清时期的中国手工业技术有较大的进步,其一,它表现在红茶、白糖、生丝、瓷器等手工业产品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其二,它表现于基础工业冶金技术的进步;其三,它表现于手工业中机械使用的水平;其四,它表现于手工业分工的细化与设备的大型化。实际上,中国的手工业技术在西方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期,仍然不亚于西欧,只是在蒸汽机的发明之后,西欧国家的工业才明显地超越中国。  相似文献   
165.
云贵近代手工业经历了洋纱入滇黔以易鸦片的双向贸易,战时手工业畸形繁荣以及战后解放战争时的恢复正常三个阶段。其中,1851年机制洋纱入滇黔以易鸦片的双向贸易是云贵近代手工业兴起的标志,1935年国民政府结束西南军阀并颁布禁烟令则使其战时手工业得以萌芽,而正式兴起则始于1938年厉行严种、严禁、严运的禁烟运动。在战时手工业萌芽及其兴起过程中,政治、经济、军事等需要的战略转移是国民政府加强其生产的重要原因;战时云贵食粮基本仍可“自给有余”,是基于战争和经济建设所需丰富的矿产,复兴民族根据地的需要和交通中枢的战略位置等重要条件。随着全国抗战局势的不断加剧,云贵战时大后方战略位置渐趋凸显。特别是1938年东中部城市相继沦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进一步加强了对云贵的政治和工业化建设,并在严禁、严运、严吸鸦片的同时,中断了云贵洋纱以易鸦片的双向贸易,开启了云贵战时手工业历程。在战时的机器生产大背景下,云贵地区相对落后的手工业重新发展起来,其在推动云贵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贵州“工业建设方始萌芽”,云南工业建设也“开始建立”,但其实质是“畸形的繁荣现象”,背后存在着进出口困难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