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352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4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95篇
理论方法论   77篇
综合类   638篇
社会学   460篇
统计学   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2 毫秒
41.
正我爱你,所以我比你还要清楚你的每一个缺点,当然,我更爱你的优点。我不会不顾一切的对你好,但是你永远是我生命中付出最多的人。什么样的人会拥有成熟的爱情呢?什么样的男女会懂得在相遇的时候应该彼此相爱,在相处的时候应该彼此相容,在相离的时候应该彼此相思,在相守的时候应该彼此相依?红尘男女太过复杂,这个问题基本没有答案。  相似文献   
42.
平日里,总会在公车、会场、餐馆、楼道等公共场所,听到突然响起的高分贝手机铃声,接打电话者甚至如喊叫一般,旁若无人。这种被别人的手机铃声、电话内容干扰生活、打断思绪的感觉着实不爽。而一次赴日旅行的经历,却让我领教了日本人生活中的"手机文明"。  相似文献   
43.
“出门遇到危险,不管走在哪里,只需轻按一下SOS键,就可以得到快速救助。”南京市民政局今年将发放具有GPS定位功能的老人手机3000部,首批500位老人已领到了这种具有急救功能的手机。  相似文献   
44.
姜建清 《经理人》2014,(12):48-49
正不管是银行还是互联网金融,支付的风险管控是共同的命题。尽管互联网金融产生诸多问题,但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信息处理的挖掘使用,正是银行的短板,因此,银行要赢得可持续竞争,首先就要从数据存储运营模式,变革为大数据分析和利用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45.
随着手机的广泛使用,远程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在发生变化。在探讨新的远程教育的方式方法中,黔西南州将远程教育由固定的站点教学变为流动的手机教学;将单项的教育、传播变为双向的互动;将群众被动的受教变为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远程教育上手机活动的探索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互动的积极性不够,教育课件的数量和种类不能满足需求及学习的氛围不够等。为此,我们也积极的进行探讨和摸索,希望远程教育活动能在新时代、新媒体背景下,为黔西南州的教育事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自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工具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得到了规模推广与应用。手机媒体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维的方式,给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试图探讨手机媒体在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分析的原因提出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的策略,为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7.
手机作为新一代的网络应用媒体,对中职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而手机上网对中职生的思想道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深入了解中职生手机上网现状以及对他们思想道德形成的的影响和原因,以便引导中职生正确使用手机。  相似文献   
48.
打开手机解锁、搜索无线信号、连接到无线网络——这三件事被很多学生戏称为课前“三必做”。移动互联的发展让课堂上的“低头族”越来越多。如今的老师再也不用担心学生上课讲话或开小差,因为当手机碰撞课堂的时候,讲台下呈现的是一片静谧。  相似文献   
49.
王秋灵 《职业》2017,(10):126-127
本文依据技校学生的课堂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出现这种普遍现象的原因,针对此提出了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0.
民族社交网络中手机的交往性、超越时空限制和实名制的特点,越来越多地为人们带来便利的沟通与交流,然而,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后果与问题。针对民族社交网络手机使用中出现的人们对传统家庭关系的疏远、对手机的过分依赖、消极心理影响、垃圾信息与不良信息干扰、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编制问卷进行调查,并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结合M院研究生这一特定人群使用手机社交网络的某些特质,分析手机社交网络的使用现状,探索一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