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7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罗晓佳  宋薇 《社区》2011,(4):29-29
为进一步解决党员教育活动召集难、开展难等实际问题,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街道党工委积极开阔工作思路,依托石景山政务信息网,开通党员手机短信学习平台,充分发挥手机短信传递速度快、查阅方便、覆盖面广等优点,切实解决了基层党员教育培训难的问题,创新打造了党组织凝聚党员、教育党员的“移动课堂”。  相似文献   
32.
当今大学生手机日益普及,高校校园“拇指文化”流行.调查表明,费用低、交流更方便、使用场合不受限制是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主要动因,手机花费总体上有节制,但垃圾、色情等不良短信会对一些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3.
中国手机媒体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日本I-MODE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和不足之处,指出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企业模式上,手机媒体在中国的发展都不可能直接拷贝I-MODE模式,只能以I-MODE为借鉴。中国电信发展迅速,手机媒体在中国现阶段发展的重点是手机短信,手机短信市场巨大,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虚假与不良信息传播、侵犯个人隐私、信息垃圾、信息安全等。然而可以预见,随着3G在中国的逐渐普及以及相关法规的完善,手机媒体将实现网络化、宽带化,将带来一个巨大的媒体市场。  相似文献   
34.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术界可谓见仁见智。我们认为新媒体是与平面媒体、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对的一个概念,其表现形态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就目前来说,新媒体是以网络、手机、移动电视和交互性电视为主要代表的新兴媒体。  相似文献   
35.
文章分析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实质及其特征,认为手机短信的许多特点暗合了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顺应了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36.
手机短信的大众传播功能和效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从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以及手机短信传播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手机短信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中的作用,着重讨论了其大众传播功能与传播效果,揭示了手机短信传播对大众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罗襄珑 《社区》2004,(16):51-51
现如今,随着手机的普遍应用,手机短信似乎已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不仅以短信互致问候,联络感情,还以短信订合同,确立担保关系。手机短信已经深入人们的经济和精神生活。在各类经济纠纷案件以及性骚扰、侵犯名誉权等各类案件中,手机短信作为证据正不断出现在法庭上。那么,以手机短信作为证据应注意些什么呢?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因此,手机短信是一种证据形式,是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手机短信与其他证据相…  相似文献   
38.
短信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化现象,通过一定的语言模式来传情达意。本文借用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对手机短信进行简要分析,旨在揭示其语用价值,为手机短信的接触者提供一个新的欣赏视角。  相似文献   
39.
手机短信常常是解决纠纷的重要证据。那么,如何让手机短信成为有效证据呢?  相似文献   
40.
被要求接收者转发的手机短信是一种玩笑.手机短信是青年亚文化的表意符号,是对元叙事的反叛,受到青年人的普遍欢迎,但因为这种反叛在无意识中进行,因此游戏心态占据主导地位,而短信的复制性及其工业化流程又导致了个性的消解和趣味的肤浅化.高校教师应以开放的心态面对这一问题,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以避免玩笑短信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