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6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1755篇
劳动科学   160篇
民族学   586篇
人才学   410篇
人口学   74篇
丛书文集   1541篇
理论方法论   372篇
综合类   2989篇
社会学   746篇
统计学   35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380篇
  2019年   399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363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517篇
  2013年   552篇
  2012年   840篇
  2011年   506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581篇
  2008年   706篇
  2007年   389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495篇
  2004年   328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323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生态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脱贫减贫、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效衔接的重要方法。本文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322篇CSSCI和北大核心收录的生态扶贫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探索生态扶贫的研究特征、研究主题、研究前沿以及研究趋势,厘清了生态扶贫研究的整体发展脉络。结果表明:在研究特征上,生态扶贫研究经历了2000年至2015年的起始期和2016年至今的发展期两个阶段,生态扶贫研究规模日益扩大,在学科交叉背景下形成了一批跨学科的研究作者和研究机构,但在科研合作趋势和学术交流上存在显著短板。在研究主题上,生态扶贫研究主要围绕生态扶贫的概念内涵和理念发展、生态扶贫的运作机制和实现路径、生态扶贫的产业模式和风险评价三个方面展开。在研究前沿上,生态扶贫方法创新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减贫路径是研究的前沿方向。在研究趋势上,在发展期阶段,生态扶贫产业建设、精准化生态扶贫策略、后扶贫时代贫困地区生态治理等研究内容的热度较高,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扶贫研究内容的具象化和研究话语体系的不断发展。后续研究应致力于提升生态扶贫的实证研究层次,加强跨学科交叉与学术合作研究,聚焦生态扶贫的实施效果研究,完善生态扶贫的制度体系研究,以此提升生态扶贫研究境界,稳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及服务生态扶贫的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92.
乡村振兴背景下,针对政府补贴与农村电商扶贫有效运营问题,在一个农户和一个农村电商服务平台(站)组成的供应链中,以农户的利润增长为可持续扶贫目标,探究政府补贴农户和农村电商服务平台对可持续扶贫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农户和农村电商服务平台均能增加农户利润,提高供应链绩效;发现政府补贴的有效范围和最佳补贴额;政府补贴策略与政府补贴总额及农产品销量密切相关。政府补贴总额较少时,补贴农户情形下销售努力水平、佣金和产量较高;政府补贴总额较多时,补贴农村电商服务平台情形下较高。农产品热销时,政府补贴农村电商服务平台情形下可持续扶贫效果更佳;农产品销量低时,补贴农户对可持续扶贫更有利。  相似文献   
93.
王方 《成才与就业》2022,(S1):172-173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为我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自第五届起开设职教赛道,为职业院校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打开了一扇窗。  相似文献   
94.
从脱贫户获得感维度检验中国脱贫的实践效应。通过对广东省48 村1 518 已脱贫农户的调查研究,发现其家庭人均年收入持续增长且比已知脱贫收入线显著偏高,产业扶贫对收入增长的作用显著;脱贫户基于家庭劳动力人数、老人数和学生子女数等客观需求,多数自觉获得了体现客观机会获得的脱贫政策福利;脱贫户拥有较高的获得感,并没因调查个体的人口特征而存在差异,其显著地与客观需求呈负相关,与客观获得呈正相关,需求既定时客观获得增加,则获得感会显著提升,这意味着新时代基于需求-获得-满足的精准扶贫逻辑具有实践效应。在客观获得确定而需求增加时,获得感会显著偏低,收入的影响作用最大。因此,后脱贫时代需要继续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加强对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乡村教育扶持力度,从外部基础、成人主体内在动力和代际发展潜力来保障和提升脱贫成效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95.
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情形及农村贫困相比.处于转型期我国城镇贫困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人口不断增多.且来源广泛;二是企业职工及其家属成为主体;三是分布具有明显的行业和产业特征;四是人口年龄偏高且素质偏低。其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五个方面:一是失业和就业不足;二是收入分配不合理;三是农村富余劳力大量涌向城镇;四是物价涨幅过快;五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对此,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1.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扶贫帮困救助机制;3.理顺城镇个人收入分配关系;4.合理调控农民进城;5.完善劳动力市场,实施再就业工程。  相似文献   
96.
“十年磨一剑”。一个地处“老、少、边、穷”地区,头戴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帽子的山区穷县,凭着创造机会莫等闲的理念和“敢想、敢干、实于、快干”的武隆精神,旅游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2004年一跃位居重庆主动城区以外各区(县)旅游业发展的首位,把武隆建成了重庆市的生态旅游大县、三峡库区生态旅游大县、西部地区生态旅游火县。这的确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是怎样产生的?追根溯源,或许可以从中获取许多启迪。  相似文献   
97.
涂德语 《决策导刊》2005,(10):39-40
近年来,重庆市劳动教养管理局党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当好“三个规范”(勤奋学习,善于思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实践,锐意进取)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学习、研究、实干型”的党委班子,收到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8.
时政     
《决策与信息》2005,(11):77-78
十一五规划建议透出十一大亮点;推进贫困地区全面小康建设;国务院扶贫办八项要求反浪费;中国人才发展呈现三大特点;中国的灾害损失位居世界第三;三项措施打击违法药品广告。  相似文献   
99.
办公室是党政机关的综合办事机构,承担着服务领导、服务部门、服务基层和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能.在当前改革和建设的关键时期,各级党政机关面临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办公室工作人员应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增强理性、悟性和粘性,全力提升服务水平,树立文明窗口形象.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