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0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24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99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503篇
社会学   107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华北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禁烟禁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华北之后,大肆公开推行其毒化政策,以鸦片烟毒戕害中国人民。华北大地鸦片泛滥,烟毒横行,社会经济凋敝,社会风气败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为粉碎日伪的毒化政策,肃清烟毒,开展了大规模的禁烟禁毒运动。  相似文献   
912.
抗战时期,胶东抗日根据地在山东率先探索对中共领导下的检察官制度作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制定行政司法人员任用办法和奖惩条例,遵行山东省战工会颁行的司法检察制度规定,初步建立了包括任用标准和任命权限、检察官职责、教育培训、奖惩激励等相对完善的制度机制,为人民检察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13.
华中抗日根据地在组织互助合作运动过程中,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面临着农村劳动力过剩,互助难以巩固的问题。针对人多地少,劳动力有剩余的状况,华中抗日根据地在开展互助合作中加强对劳动力的合理规划,组织劳动力合理流动,发展副业,将互助组与合作社结合起来,推行精耕细作,增加对农副业的投入。通过这些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发掘了乡村的生产潜力,激发了民众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了乡村社会经济的活跃,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互助合作事业的巩固。  相似文献   
914.
熊成帅 《河北学刊》2023,(2):216-224
麻雀战是一种典型的游击战战术。在华北抗日根据地,面对日军的武器优势,根据地军民充分运用麻雀战以阻滞、袭扰和恐吓日军,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力量。游击战争在敌后抗战中具有的战略属性和抗日根据地阻滞袭扰日军、打击日军小股部队的现实需求,是麻雀战在根据地广泛出现的主要原因。麻雀战通过分散武装不断消耗日军,以多点出击的方式迟滞日军,以军民联合作战的方式恐吓日军,对日军形成了强大的心理威慑。中共领导的武装部队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抗日武装对根据地群众进行了常态化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根据地多种类型的武装实现了有效协同,这些因素为根据地军民广泛开展麻雀战准备了基本条件,促进了麻雀战的广泛开展。麻雀战是人民之战、群众之战,具有保护根据地、捍卫群众利益、鼓舞民心、动员民众的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15.
文章旨在对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的《晋察冀日报》的妇女报道进行全面梳理和研究,样本为从1941至1942年出版的《晋察冀日报》中整理、抽取到的全部妇女报道,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包括分别据出版时间和题材对这些报道的数量进行分类统计,就数据结果结合相关史实进行纵向的比较分析,选取典型的报道文本案例内容进行定性分析,以期较为系统地厘清1941至1942年期间在不同的战争阶段下,《晋察冀日报》的妇女报道与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边区的抗日斗争、太平洋战争发展形势之间的关系、特点与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对马克思妇女观、苏俄妇女观、以毛泽东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妇女观等相关理论的沿变和中俄不同历史现实案例的比较分析,诠释这一时期该报报道所体现出来的妇女观及其特点、影响、历史和现实意义。文章认为,在这期间,《晋察冀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创办的代表性报纸,在反“扫荡”中坚持不懈地刊发妇女报道,体裁多样,题材聚焦于抗日反法西斯和妇女解放与发展,密切联系国内外时局变化,兼具地区、全国和国际视野,为当时以晋察冀边区妇女为代表的中国妇女群体高擎革命理想与希望的火炬,不仅为晋...  相似文献   
916.
盐阜抗日根据地参军工作从困难重重到拥军参军、春季参军、反攻参军的次第开展,经历了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伴随着拥军工作、优抗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等逐步深入,根据地群众最终实现了从物质改善到思想改造、从迟疑观望到踊跃参军的成功转型。群众路线是中共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相似文献   
917.
3月8日下午,校长林旭在校史馆为2022级生物信息学专业学生讲授“开学第一课”,带领学生共同回顾学校八十五年的办学历程,引导学生进一步传承福医优良传统,赓续福医红色血脉。林旭通过详实的数据、鲜活的历史事例介绍了学校发展历程以及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校友事迹。他指出,学校于抗日烽火中诞生,八迁校址、六易其名,始终与祖国同心、与时代同行,拥有光荣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为福建乃至全国医学教育事业和人民卫生健康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18.
关于抗日根据地的军事建设问题,国内外学界近40年来的专门研究仍然薄弱。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战进入严重困难时期以后,中央军委于1941年11月7日发出的《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是第一份全面而系统的指导性文件;中共中央不久又提出了抗日根据地“精兵简政”的重要政策。此后到1943年间,中共领导下的陕甘宁、华北及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在贯彻“精兵简政”政策的同时,八路军、新四军的主力部队实行精兵建设、大力发展地方武装与人民武装及其武器装备,敌后抗战渡过了难关,人民抗日力量进入“再上升”阶段。抗战严重困难时期,中共审时度势,果断转变人民军队的发展战略而进行的根据地军事建设,不但适应了经济力量对于战争的决定性作用之历史规律,也是对于根据地生产力的极大解放与促进。八路军、新四军注重质量的精兵建设之路,为人民军队此后的历次精简整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的正式形成,则是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上的巨大成就和一大创新。  相似文献   
919.
毛泽东曾说过:"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1949年5月,已从西柏坡入驻北平香山的毛泽东,百忙之中还惦记着革命战友的身体健康,细致安排任弼时入院治疗;为了让罗荣桓、黄克诚两人好好保养身体,还专门起草了一封"特别"电报:"华中局已同意中央意见,你们应当休养数月。"罗荣桓,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1927年,罗荣桓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经三湾改编,随毛泽东进入井冈山,被毛泽东称为"一生共事的人"。抗日战争时期,罗荣桓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  相似文献   
920.
抗战时期,江北抗日根据地各级政府在夺取两淮盐区后,通过在生产、销售、税收、缉私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建立了行之有效的食盐产销制度。这使当地盐业在夯实抗战经济基础、改善民众生活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同时也为进一步的制度探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