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57篇
劳动科学   2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73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599篇
社会学   7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损害赔偿是我国民法学上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然而 ,我国法律在这方面规定得不是很明确 ,立法滞后 ,使得在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 ,往往在精神损害赔偿的含义、立法依据、性质、功能以及赔偿范围等问题上认识不一 ,从而妨碍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的实施 ,对此应加以不断完善 ,以适应社会不断进步的需要 ,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72.
对独立的加害人不明的侵权责任,可根据过错推定原则或公平责任原则让加害人所在社区先行承担,或与受害人分担受害人的损失,同时,保留对独立的加害人进行追偿的权利.在加强侵权责任立法来积极引导市场经济下人类社区生活文明发展、抑制不良社会行为的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广泛的国家、地方两个社会安全保险体系和行业、区域责任保险制度三位一体的社会安全保障机制和法律体系,以形成有效的社会人身损害赔偿补偿制度,共同维护公民的基本人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3.
船舶污染这种海上侵权行为具有很多特殊性,其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损害赔偿的范围、损害赔偿责任的原则等与一般民事赔偿责任有很大区别。通过国际立法实践,船舶污染损害赔偿责任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各类船舶污染国际条约中,船舶油污、船舶运输有害有毒物质污染和船舶燃油污染分别建立了不同的船舶污染损害赔偿机制,为各国船舶污染损害责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我国船舶污染立法相对比较落后,随着越来越多的船舶污染事件的发生,我国船舶污染法律制度的建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4.
在我国,惩罚性损害赔偿属于创新的制度,目前仍不够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依靠传统补偿性损害赔偿已经不能对被害人的损害予以充分的合理的救济。特别是在我国《反垄断法》业已出台的大背景下,建立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5.
我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确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体现了婚姻本质,赋予了离婚案件中无过错方当事人要求司法救济的权利,使法院对相关案件进行裁判有了一定的法律依据。但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尚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其适用范围过窄,很多导致婚姻破裂的严重情形被排斥在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大门之外。这既不利于保护无过错方当事人的利益,也不利于制裁有过错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应适当扩大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定范围。  相似文献   
76.
合同法定解除后的损害赔偿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多种调整方式,立法例上主要有选择主义和两立主义两种处理模式。在我国,坚持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的并存,有其合理性。对于合同法定解除后损害赔偿的范围,我国《合同法》采取了大陆法系的实际损失和可得利益的分类方法,将它界定为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我国《合同法》确立了可预见性原则,合同法定解除后的损害赔偿以补偿性为主,惩罚性为辅,故损害赔偿数额以补偿受害人的损失为上限。因违约而导致合同法定解除,解约权人得向违约方请求履行利益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77.
顾静 《兰州学刊》2004,(2):151-153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与WTO的加入 ,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侵害商誉权的现象也必将越来越频繁。现实向我们提出了商誉权法律保护的要求 ,但是综观我国立法实践 ,对商誉权的立法保护是不够充分的。此文首先参考了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与国外立法例 ,然后根据我国实践 ,从商誉权的侵害方式出发 ,试图构建更为完善的立法保护机制 ,从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维护市场良好秩序。  相似文献   
78.
潜在侵害相对于现行的制度而言 ,是一种全新的制度与概念。它更注重对人们权利的保护 ,比起现行的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来说 ,它把赔偿的“触角”延伸到了潜在的损害中 ,这对现行侵权损害赔偿制度要求有损害事实的做法大相径庭。如何把它融入现代制度中 ,不能不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一、潜在侵害简介潜在侵害 ,即是指侵权行为已经实施而损害后果尚未发生这样一种侵权类型。对于现行制度而言 ,这是一个新的制度。即使在国外 ,潜在侵害也未得到承认 ,今天欧洲各国侵权行为法基本条款中都包含了一个共同的要件 ,即除个别例外之外 ,原告在权利或人身…  相似文献   
79.
我国婚姻法上探望权制度之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人庆 《理论界》2004,1(2):72-73
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增加了关于探望权的规定,从而在我国首次规定了探望权制度。本文从我国立法对探望权的规定引出,着重对我国探望权制度的立法加以评价,提出在探望权制度中引入精神损害赔偿金的制度设想。  相似文献   
80.
一、配偶权含义的扩张  通说认为 ,“配偶权是指基于合法婚姻关系 ,而在夫妻之间产生的要求对方陪伴、钟爱和帮助的权利。”国外学界及立法也有持相似观点。据此说 ,配偶权也即可理解为“夫对妻以及妻对夫的身份权” ,为限制身份权。此所言“限制” ,即指权利、义务仅及于夫妻之间。笔者认为 ,配偶权不仅为配偶一方对另一方的权利或义务 ,及于第三人 ,则为配偶双方之共同权益 ,得主张排除第三人对该权益的非法侵害。第三人的行为如果造成该配偶一方或双方人身或精神的不利益 ,即为侵害配偶权。因此 ,配偶权的含义 ,应扩张为“基于合法婚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