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5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66篇
管理学   1179篇
劳动科学   221篇
民族学   111篇
人才学   207篇
人口学   74篇
丛书文集   1243篇
理论方法论   335篇
综合类   3785篇
社会学   1072篇
统计学   49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817篇
  2013年   557篇
  2012年   665篇
  2011年   710篇
  2010年   696篇
  2009年   618篇
  2008年   920篇
  2007年   618篇
  2006年   372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991.
身份、空间、时间以及其他许多因素在后殖民主义文化中具有新的内涵。殖民主义在形式上消失后,它的实际影响并没有伴随着殖民地的消失而消失,而是体现于后殖民主义时期的一些文学作品中。作为文学形象,移民和局外人在从边缘文化向中心文化的蜕变过程中,一直在寻求自我在身份、空间和时间上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992.
总结了实际工作中的PC机外中断的时间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从中国所跨的经度出发,得出应划分作息时区的结论,并将全国划分为7个作息时区.每一作息时区在实行北京时间的同时,又使用本区的法定时间,使之既有全国统一的时间,又有适合各地不同季节太阳光照情况的时间.  相似文献   
994.
“忧患意识”是中国古代士大夫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时间忧患”成为中国诗歌中一个独特的主题。尤其是盛唐时期的文人,处在开明盛世之下,有着强烈的入世思想。当理想不得实现时,就会发出人生短暂的哀叹。通过分析孟浩然、王维、李白等盛唐诗人的作品,并与魏晋诗人的忧患意识作对比,发现,盛唐诗人的这种忧患意识是时代风貌的产物,具有更多的理性思考和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内插法计数器中存在的寄生脉冲,设计了一种特殊的滞回比较器,这种电路不仅有效地抑制了寄生脉冲干扰,而且可对双阈值带来的时间扩展误差进行补偿,该电路用于脉冲式激光测距,可使距离分辨精度达到±5mm.  相似文献   
996.
藏族青年作家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是近年来文坛上倍受关注的一部文学作品。2000年荣获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这次获奖使它的影响扩展至海外。小说的主题和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的宗教哲学意识以及独特的叙事手法,都让人不能不想起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曾荣获194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这两部小说在主题、背景和神话、寓言的内在结构形式上都有着许多相近之处。同时,基于不同的文化、宗教背景,两部作品在对存在与时间的哲学理解上又有着迥然的差异。正是这些相似与差异构成了本文所要探讨的核心。  相似文献   
997.
在构建农业技术采用影响农户时间再配置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利用2015-2017年河北、山东、辽宁等蔬菜主产区农户调研数据,联合运用内生转换模型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定量验证了滴灌采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及时间重配置产生的中介作用,包括雇工效应、溢价效应、转移效应和产量效应。结果表明:蔬菜种植农户采用滴灌后收入显著提高,主要机制是产量效应和溢价效应,表现为年产量增加9 212.83千克、溢价销售比例提高18.89%,分别对应的户均年收入增幅为1 842.80元和1 354.75元,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1.97%。因此,在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户收入增加时,创造和改善农户时间重配置的环境和能力,可有效保证收入增加的主动性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998.
“在”在古代汉语中常用为运动动词,包含运动动词所具有的基本的语义要素。随着其语法化进程的发展,“在”所具有的运动动词的语义框架仍然被保留下来,这成为其转变为时间副词的重要因素。在运动过程中,运动主体和运动目标之间这种空间差距的特点投射到时间领域,从而使“在”表现出不同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999.
社会比较、时间比较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标准有序Logistic模型,检验分析了比较对老年人主观幸福的影响。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是一个比较的概念,其关键在于比较,社会比较和时间比较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比效应是解释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心理机制;时间比较对不同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心理不健康、多子女、家庭经济地位高、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影响更大;生活保障、社会公平等宏观制度因素对老年人主观幸福影响显著。据此提出,推进老年人继续教育、再就业等工作,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加大民生建设,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通过政策倾斜与人文关怀重点关注弱势老年人群体;重点推进生活保障、社会公平等宏观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00.
震后交通管制下多出救点应急物资调运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销售季节性商品的零售企业在销售季节开始前通常仅能获得有限的市场信息,在销售过程中因滞销而产生剩余库存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许多零售企业会将商品在一级市场销售之后以折扣价格在二级市场上继续销售。为此,建立了这一问题的两阶段模型,在较宽松的需求假设下分析了模型所具有的性质,通过求解得到了零售企业对季节性商品的订货量决策和商品在两级市场间转换时刻决策所要满足的最优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