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2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7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摩崖石刻景观不仅是景区重要的旅游资源,更是武夷文化的有机组成与参照系统。应用Arcgis软件系统分析了武夷山景区内摩崖石刻的时间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北宋至今的1054年间,景区内共统计石刻403方,水平格局上,石刻景观集中分布于九曲溪与云窝-天游峰两大热门景区;垂直格局上,平均海拔高度248 m以上的石刻相对较少,主要集中于100300 m,其中位于200300 m,其中位于200300 m的石刻数量占总数一半以上。对景区内已考定占总数74%的298方石刻进行时间格局分析,其年均值为0.3824,历朝历代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性。石刻的热点区域随朝代变更发生空间转移,石刻分布也随时代变迁趋向高海拔。  相似文献   
62.
甘肃成县的《西狭颂》摩崖是汉“三颂”中保存最完好的,为中国现存汉代摩崖精品和甘肃摩崖文化遗存的代表,在国内外有广远的影响。自宋以来,对其书法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比较而言,文学层面的研究欠缺。《西狭颂》文本研究始于北宋,文字写作受周边文学氛围的熏陶和边庭生活的影响,其思想性和文学性有着显著特点,后续影响和传扬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63.
肇庆七星岩摩崖石刻,集诗词歌赋、游记史实、对联题咏与崖刻画于一炉,其中以诗词歌赋为最,故又有!千年诗廊”之美称。我怀着爱诗、读诗的心境,走进千年诗廊寻梦。  相似文献   
64.
启功先生在《论书绝句百首》及其自注中,对礼器碑、史晨碑、张猛龙碑、唐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陆机平复帖、王伯远帖、智永千字文墨迹、颜真卿瀛州帖、杜牧张好好诗、万岁通天帖、冯承素摹本兰亭序、淳化阁帖、大观帖等历代碑帖给予了高度评价,提出了摩崖缺乏精刻,寻求汉隶笔法、刀法应从碑版入手,南北书派无鸿沟之判,观看六朝碑刻要善于“透过刀锋看笔锋”等许多有价值的观点,批判了明代祝允明等人盲目佞古的现象和清代阮元的南北书派论。  相似文献   
65.
龙岩摩崖记录了南宋末年抗蒙斗争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龙岩城抗蒙保卫战.作为南宋政权的南部军事重镇,龙岩城从修筑到最后被蒙军攻破始终受到当时国家政权的高度关注.龙岩城抗蒙保卫战的胜利揭开了南宋末年抗蒙战争阶段性胜利的第一页,为扭转战争态势,推迟南宋的灭亡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6.
社会广角     
《决策与信息》2008,(8):77-78
北京再添奥运景观:“中国印”摩崖石刻落成 “中国印”大型摩崖石刻在北京密云县云蒙山云龙涧主峰正式落成。驾车途经京承高速密云段的市民都可欣赏到这块巨大的“中国印”石刻。“中国印”大型摩崖石刻是经北京奥组委批准,由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和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石刻高96米、宽38米,采用瓦背体格式,镌刻在海拔968米的云龙涧主峰,其中“京”字印高76米、宽38米。石刻深50厘米、  相似文献   
67.
李麟汉文摩崖位于拉萨布达拉宫所在红山东侧,是清康熙五十九年至六十一年(1720-1722年)入藏驱逐准噶尔部的清军将领李麟所刻。本文依据清乾隆初年成书的《西藏志考》所录碑(摩崖)文,结合仵军魁、邓锐龄二位先生的识读与考证,对此摩崖内容及时间等作了进一步研究,分析了地位不高的李麟当时为何能立碑刻铭,并指出了此摩崖的资料价值,尤其指出"西藏"一词作为特定地域名,康熙末年已在入藏清军中大量使用,在康熙《平定西藏碑文》前已见于碑刻,之后逐渐流行并固定化。  相似文献   
68.
产生于东汉晚期的孔望山摩崖石刻中的吹奏乐图像是研究我国上古时期吹奏乐器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从我国上古时期吹奏乐器的产生发展过程看,孔望山石刻中的吹奏乐器在我国吹奏乐器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9.
“荆楚拓碑第一人” 学生时代,焦知云就非常喜爱书法,一直坚持读碑临帖。1980年,在参观山东岱庙和泰山时,他被那些琳琅满目的古代碑刻和遍山点缀的摩崖石刻所吸引,感到非常震撼,从此,与碑刻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70.
1989年1月,江西广昌县博物馆在该县赤水镇古源村万灵山发现有近千平方米的摩崖石刻,似字非字、似画非画,有关专家称为"天书"。文章认为:此乃远古人神沟通的"岩符",结绳记事的发展、延伸,文字萌芽孕育期的稚拙形式。其寓意当属对自然力、山神、天神的崇拜,是感恩谢神、求神保佑的原始意象记忆。该山当属古越族先民综合祭祀的坛场——聚落形态的遗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