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7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183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61篇
人才学   3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09篇
理论方法论   90篇
综合类   1613篇
社会学   142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论语》在其产生后的两千多年历史中,对中国、亚洲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论语》在其复译过程中产生了逾四十本风格迥异的译本,其中蔡志忠漫画中英文版《论语》为经典阐释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蔡版《论语》把作为一本充满东方气韵的古代哲思语录《论语》从独一无二或少数人特权的局限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兼具民族个性及大众欢迎的文化产品,引发出我们对跨文化传播的思考。  相似文献   
82.
每每几个同事在办公室一起批改作业时,都会听到部分老师发出感叹:“我愿意改一次试卷,不愿改一次作文,错别字多,句子不通顺,改着头就痛。”当前,素质教育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修订大纲》规定:要逐步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居然这样,我们何不让学生自改习作呢?学生能自改习作,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减掉了老师的一大苦差事,何乐而不为呢?但在让学生自改习作时,还必须把握好一个“度”,如果没有把握好这个“度”,势必事与愿违。学生习作的修改也应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修改方法,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修改,逐步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83.
明代杂剧作家贾仲名的作品,在当时以香艳华丽著称,然而被近现代的各种戏曲史、文学史认为关目曲辞均平凡。考虑到贾仲名杂剧的演出场所和御用文人的创作身份,不难理解在那些看来空洞的伦理掩饰下,杂剧是如何将男女的物欲、情欲或酣畅、或委婉地表达出来。仅以他的三种恋情剧为例,从性别的文化意义视角来解读贾仲名的这类剧作。  相似文献   
84.
汉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意境"美,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然而受中西方语言符号系统和民族文化心理等差别的影响,汉诗在语言代码转换后总会有"美"的缺损.而从符号学、意象与意境的美学渊源方面来研究配图对汉诗英译中"意象"与"意境"的传达之辅助作用,能更好地把汉诗之"意象"、"意境"美传达给目的语读者.  相似文献   
85.
越剧<马龙将军>实现了越剧与莎剧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体现出互文性特点.莎剧<麦克白>的狂乱精神世界在得到表现的同时,实现了越剧形式的替换与重构.从而在越剧形式的基础上,将中国戏曲意识、形式运用于<马龙将军>的表演.以音舞诠释"情与理"、人性中的丑恶,以唱腔、程式、身段对原作的叙事给予鲜明的美丑对比建构,以越剧形式成功实现了与莎士比亚的对话.  相似文献   
86.
以北宋后期新法行废对学制、官制的影响为依据,考证周邦彦仕宦生涯中几个存在明显争议的问题.周邦彦早年就读太学,明显受到新法改革太学的影响;所著《汴都赋》表明了支持新法的政治立场,也是其思想深受新学引导的结果;中年蒙哲宗召对,重进《汴都赋》,得授秘书省正字,亦与绍圣间重施新法的政治背景相合.但关于其改官的问题,现因文献不足不妨存疑,未可作为其人品判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87.
孟昭毅 《南亚研究》2011,(4):117-130
近至世界史中古时期才成熟的中国戏剧(戏曲),无可避免地受到域外一些戏剧艺术因素的影响。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印度古典戏剧(梵剧)对中国戏剧发展过程的影响问题。梵剧对中国戏剧发展存在"点点滴滴"的影响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但是其中的影响、接受或变形等因素目前尚未得到具体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本文通过对傀儡戏等戏剧造型艺术,对歌、舞、音乐等戏剧要素,以及戏剧叙事文体(剧本)等问题的系统考证,从宏观到微观层面对梵剧对中国戏剧发展的影响问题进行探讨和阐发。  相似文献   
88.
经济的发展不断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在此背景之下,我国文博单位积极迎合时代趋势,努力做好文物的各语种翻译,特别是英语的介绍工作。然而,许多中小型甚至是国家级的文博单位在馆藏展品的英译时,时常出现错误。因此笔者从译界熟知的归化与异化的角度论述博物馆馆藏展品标识英译,认为归化仍是藏品标识英译的一大趋势和主要途径,归化翻译可以让目标语读者更能够感受到独特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89.
“译字”、“译意”和“译味”是英汉翻译中的三种处理方式,其中“译味”在涉及不同语言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情况时,最能传达和再现原文的各种情感意味。就翻译儿童文学而言,童趣性是儿童文学翻译的重要原则,如果译文保留或再造了原文童趣,这样的译文就保留或再现了原文儿童文学的特征。通过分析赵元任所译的儿童文学《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看“译味”法如何使译文重现原文的童性与趣味性。  相似文献   
90.
在本次咨询过程中,我们完善相关解决方案的同时,企业参与人员也掌握了岗位评估、薪点与薪酬测算,以及战略分解、绩效指标和应用等相关知识,达到了相关知识技能的及时传递和实时转换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