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94篇
民族学   34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231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252篇
社会学   39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施建雄 《学术研究》2005,(11):98-102
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中有大量关于政治制度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有关行政中枢的变迁与皇权的强化,兵权的得失与皇朝的盛衰,汉唐刺史、节度使的利弊等方面的论述,尤其体现出他从政治制度的演变探讨皇朝兴亡得失的治史旨趣。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注重联系历史实际作双向考察。王鸣盛的治史卓识不仅对我们研究封建社会的政治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还具有方法论上的启迪意义,显示其学术思想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2.
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诚然有地理、气候方面的因素,但我们说,那只能作为辅助性参考,不能单独拿出来一概而论。我相信,“地理论”者也许只是出于学术兴趣,间而涉及到了地理位置对制度及战争的影响,一切都是善意地从学术出发,并无他意。怕只怕这种学说为人所利用,使之成为间接为独裁者(专制主义)和战争贩子(黩武主义)开脱历史责任的工具。即使我多虑,我也仍然认为现代社会有对此保持关注和警觉的必要。  相似文献   
63.
儒家的民本思想与帝制的根本法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本思想是中华帝制的根本法则。主要事实有:儒家经典具有"国家宪章"属性;君主制度与君权以"天立君为民"作为本原性依据;政治程式多以民本思想命题为理论依据;礼乐制度通常用"以民为本"作为饰词;"设官为民"是官僚制度的基本原理,通晓民本思想是取士选官的标准之一;帝王、储君教育制度以民本思想为重要内容等。  相似文献   
64.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其民族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发展是民族地区的核心要务,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发展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全面进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其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键在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强民族地区的干部队伍建设.其三,只有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才能真正维护我们的共同利益,才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5.
吴昊 《天府新论》2005,2(4):1-5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离不开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建设有益经验的借鉴。邓小平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根据我国的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大胆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建设的经验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认真研究和总结邓小平借鉴资本主义政治建设经验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方针,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邓小平同志指出:"反腐败要靠法制,靠法制靠得住些。"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腐败"法制是基础"。这些重要论断,充分说明了法制建设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也正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所必须依靠的重要原则。  有法可依,是指法制建设,这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近几年反腐败斗争力度不断加大,但腐…  相似文献   
67.
人民当家作主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 ,是我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就是对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在确立这个制度的过程中 ,毛泽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伟大奠基者  相似文献   
68.
龚志伟 《理论界》2004,(4):264-264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高形态和根本目标,是实现高度的人民民主。同时,人民民主的实现,需要党内民主的支撑和配合。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在坚持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赖以发展的前提,也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关键。党内民主的发展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这种作用是由共产党的宗旨、性质和执政地位和执政方式决定的。 首先,中国共产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从根本上说,就是始终代表人民利益,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行使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的政治利益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目标,这同党的宗旨是一致的。共产党也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推进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69.
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人民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本文从政治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党制度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上,对和谐社会的建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0.
宪政民主制度下的公民不服从是当代政治哲学讨论的热点问题.讨论立足于三个问题:公民不服从问题的产生;它在实践中的具体特征;它是不是一项道德权利.现有民主制度的缺陷是公民不服从的理论根源.非暴力和自愿接受惩罚是它的两个重要特征.罗尔斯从契约论出发,主张公民不服从是公民向公共论坛提起申诉的一种道德权利.而法律实证主义者拉兹则主张,在他所说的自由国家里不存在源自一般政治参与权的公民不服从的权利,不服从只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参与.公民不服从可以引起社会的广泛思考,促进政治制度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