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32篇
  免费   719篇
  国内免费   191篇
管理学   9212篇
劳动科学   625篇
民族学   472篇
人才学   3238篇
人口学   223篇
丛书文集   5998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1819篇
综合类   21077篇
社会学   7484篇
统计学   893篇
  2024年   198篇
  2023年   738篇
  2022年   486篇
  2021年   855篇
  2020年   821篇
  2019年   842篇
  2018年   338篇
  2017年   741篇
  2016年   1104篇
  2015年   1650篇
  2014年   3747篇
  2013年   3142篇
  2012年   3507篇
  2011年   4281篇
  2010年   3957篇
  2009年   4886篇
  2008年   4538篇
  2007年   2828篇
  2006年   2397篇
  2005年   2392篇
  2004年   1673篇
  2003年   1597篇
  2002年   1270篇
  2001年   1138篇
  2000年   843篇
  1999年   418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语用型的语文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感悟,要指向学生的言语活动,着眼于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讲究语言带动内容。  相似文献   
22.
我大学时学的是英语专业,和很多同学一样,我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不知道自己以后该如何在职场发展,因为英语只是一门语言,作用仅限于交流,很多非英语专业的人都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这门语言并很好地用英语交流。为了以后的路子宽一些,我报  相似文献   
23.
大学生法律通识教育在思想教育功能之外,还应当具有传授法律知识的功能。教育内容应当根据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所需法律素养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选择,注重针对性。法律类公共选修课程在高校层面应有系统规划,确保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课程稳定开设。法律通识教育也应当关注法律实践能力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文书写作技能。  相似文献   
24.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对于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三个方面着手,采取政策导向、企业参与、学校培训、企业实践、测评等措施,使之得以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25.
在历来的文化观念中,教师通常被定位为一种社会精英,这种定位迄今并没有本质变化.社会精英的定位意味着,教师被要求承担高于普通民众的伦理义务,也就是说,他们不能像后者那样只需遵循宽松的现实伦理,而需要践行严格的现实伦理标准甚至理想的伦理标准.但另一方面,他们与普通民众一样面临生存的压力,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生存的条件.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教师职业始终存在着某种紧张关系,由此在教师伦理上引起或加剧了若干后果.只有溯源到教师职业的文化特征这个层次,才能对教师伦理的许多问题有更科学的了解和理解,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6.
采用2004-2012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体制改革后的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个体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结构-行为-绩效"(Structure Conduct Performance,SCP)范式和"相对市场势力"(Relative Market Power,RMP)假说并不适用于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越高,市场势力越强,反而会削弱银行的盈利能力。在相同市场结构条件下,市场集中度提高或市场势力增强会给中国前五大银行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7.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刚开始步入社会,所以交际能力较差。对此,教师在教学时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将自己的想法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不断增强自身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8.
政府治理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承载着维护市场运行秩序、优化宏观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使命。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关涉到国家制度设计,也关涉到国家、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推进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努力做到坚持政府治理创新与秉承人民至上理念相统一,坚持政府科学决策与更好回应群众利益诉求相统一,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与完善市场决定内生机制相统一,坚持政府法治建设与着力提升公务人员素质相统一,坚持政府考评优化与健全岗位责任追究制度相统一。  相似文献   
29.
运用传播学内容分析法,以中央媒体对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和"最美教师"荣誉称号的"国家教师"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对大众传播的"国家教师"媒介形象进行分析。外在形象包括教师性别、年龄、教龄、外表、场景以及任教的学校类别、区域、学科专业等方面,内在形象包括职业精神、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等方面。研究发现,大众媒体对"国家教师"形象的刻画和宣传符合社会公众认知教师职业的基本逻辑,起到了传递教师精神、端正教师形象、唤起社会尊重教师的功效,但也存在城乡教师形象传播刻板化以及教师普通人形象展现不充分等问题,可在后续的传播中对"国家教师"形象的价值倾向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和探讨分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改善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与活动能力的价值。 方法:以 2018 年 1 月至2020 年 1 月为时间基准,在我院所有脑梗死偏瘫患者当中,随机收集 80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和主体,将其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患者。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后者采用分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 NINSS 评分相差不大(p 值>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 NINS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 值<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值< 0.05)。结论:分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改善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与活动能力的价值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适合在临床进行实施和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