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33篇
  免费   442篇
  国内免费   81篇
管理学   2822篇
劳动科学   114篇
民族学   400篇
人才学   1695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3084篇
理论方法论   594篇
综合类   15024篇
社会学   3404篇
统计学   106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79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308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435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389篇
  2016年   567篇
  2015年   847篇
  2014年   1777篇
  2013年   1655篇
  2012年   1943篇
  2011年   2309篇
  2010年   2329篇
  2009年   2988篇
  2008年   2543篇
  2007年   1685篇
  2006年   1232篇
  2005年   1064篇
  2004年   863篇
  2003年   820篇
  2002年   702篇
  2001年   624篇
  2000年   476篇
  1999年   244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运用传播学内容分析法,以中央媒体对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和"最美教师"荣誉称号的"国家教师"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对大众传播的"国家教师"媒介形象进行分析。外在形象包括教师性别、年龄、教龄、外表、场景以及任教的学校类别、区域、学科专业等方面,内在形象包括职业精神、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等方面。研究发现,大众媒体对"国家教师"形象的刻画和宣传符合社会公众认知教师职业的基本逻辑,起到了传递教师精神、端正教师形象、唤起社会尊重教师的功效,但也存在城乡教师形象传播刻板化以及教师普通人形象展现不充分等问题,可在后续的传播中对"国家教师"形象的价值倾向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2.
移动终端辅助零起点三语习得已成常态,但习得者的自我效能感有待提高。增强三语习得者自我效能感的前提是母语思维模式的弱化和二语习得习惯的摆脱。输入习得效能通过降低习得者的情绪唤醒、增多个人成功经验由习得者自主促成,输出习得效能要依靠教师的言语鼓励和增设替代性经验设置。  相似文献   
13.
14.
15.
委婉语是英语语法上重要的修饰方法和语言现象。本文从探讨英语委婉语的概念出发,详细阐述了英语委婉语所包含的内容。接着笔者又深入分析了英语委婉语的功用并就其基本特点做了系统的论述分析。最后,针对委婉语的应用问题,笔者做了观点性和理论性的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和世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加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委婉语,作为语言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与一国的历史、习俗、思维模式、价值观、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合理、正确地使用委婉语,已经成为个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从委婉语的内涵和功能入手,对中英委婉语进行对比分析,并从不同的历史背景、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这三方面来探究中英委婉语区别的成因,将有利于避免由于意识形态、经济和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误解,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国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5,(8):250-256
在非目的语环境下汉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自身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非目的语环境下,提高学习者汉语水平,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转变传统观念,走出"汉语难学论"的误区;二是重视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突破传统工具论语言观的局限;三是加强语言共时对比,避免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赖世亮 《生存》2020,(8):0001-0001
消除小学生的作文写作中两极分化的现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语文教师持之以恒,逐步消除。但“刻板印象”可以通过刷新近期的印象而改变。当学生心理没障碍,而且老师善于用优势视角、同理心、激励措施去革新教学行为,那么,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必然就会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