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168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116篇
人才学   96篇
人口学   33篇
丛书文集   646篇
理论方法论   153篇
综合类   2402篇
社会学   1201篇
统计学   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420篇
  2009年   394篇
  2008年   424篇
  2007年   481篇
  2006年   383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29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深夜时分,一个下班回家的农民工,路过一条窄长的小巷。小巷窄,有风掠过,但更有危险降临,没有灯光依靠,车子掉在裸露的窨井里,车子瞬间成了麻花,农民头碰在旁边的墙壁上,血流如注。  相似文献   
102.
月亮来了,大地安静下来,忐忑的童心却不能平静。多少个无人的夜晚,我咬碎月光,把一次次怨恨抛向母亲。  相似文献   
103.
只拿六分     
陈勇 《山西老年》2012,(7):48-48
有一位建筑商,年轻时就以精明著称于业内。那时的他,虽然颇具商业头脑,做事也成熟干练,但摸爬滚打许多年,事业不仅没有起色,最后还以破产告终。  相似文献   
104.
唐顺之作为一名笃诚的心学家、理学家,势必会从思想价值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同时他又是一个优秀的八股文名家、古文评点家,有时又会摆脱心学和理学的思维模式,从文学自身的角度考量创作。受此多重身份的复合影响,唐顺之对道学气息浓厚而艺术性较差的曾巩散文进行评价时,就显得颇为矛盾:既认为“三代以下之文未有如南丰”,又以为曾巩散文法度平实,缺少变化,只能居于唐宋八家之末。  相似文献   
105.
19世纪40年代,自然派登上俄国文学舞台,一批年轻作家在果戈理和别林斯基美学纲领的指导下共同抨击着当时黑暗的俄国社会.自然派的创作延续并发展了源自18世纪的俄国启蒙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巩固了现实主义在文学中的地位,使现实主义取代浪漫主义成为俄国文学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6.
《社科纵横》2016,(4):128-131
艺术作品既是作家对现实世界的关照、选择、反映的产物,同时又是作家主观精神的产物,是现实世界和心灵世界的契合。铁凝是中国当代文坛上著名的作家,不仅创作丰富,而且具有丰富的文艺思想。尽管未以理论的形态表现出来,也必定以潜隐的形式蕴涵在其文本之中。近年来,捧读《铁凝散文精品赏析》,发现有不少篇目闪耀着可贵的文艺思想,其内涵丰富,独具异彩,现择其要处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07.
月是故乡明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相似文献   
108.
散文在古代文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文"的发生开始,其内涵一直在变化。至宋代,散文具有了文体意义,并有了重大的发展。其发展主要源于宋初所提供的特定文化域:前代积淀、社会政治和思想兼容。  相似文献   
109.
我的傻哥哥     
苏尘惜 《女性天地》2014,(10):38-39
江源说小妹啊,只要你一句话,老哥就可以不娶老婆。 没错,江源是我哥哥,他很爱我,像许多兄妹家庭一样,我被捧在手心里宠着,从父母那里要不到的东西我还可以从江源那里拿,他习惯保护我,我也习惯被他庇佑着成长。  相似文献   
110.
杨绛散文在文坛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其对文革记忆冷静的处理方式使其在众多反思文革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本文主要研究杨绛先生反思文革生活的散文,从其处世方式、表达方法、情感处理、蕴藉美的角度展开论述,总结出作家面对苦难的超然大气的人格魅力和女性的细腻坚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