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52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0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7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350篇
社会学   35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1.
文章介绍了马丽散注浆技术在巷修施工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数据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在实际的数据分析中相对于同质总体,异质总体更具有普遍性,所以混合回归模型是最重要的统计数据分析工具之一。再生散度模型是一种比指数族分布更加广泛的分布,适用性更强。基于此,提出混合再生散度模型,对方位参数进行建模,并通过EM算法研究该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同时,通过随机模拟和实例研究说明该模型和方法是有效和有用的。  相似文献   
13.
罗书华 《社会科学》2012,(3):166-173
长期以来中国散文学都是以文道、义法为主流,这从根本上规定了散文学的发展方向,限制了审美论的发展。林纾虽然以古文的衣钵继承人自居,但并没有坚守"文道""义法"传统,而是以情性为散文之本,这就使他在散文审美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其中,"意境"、"情韵"与"神味"三说最具代表性,突出地体现了林纾散文学的诗性特质。它们的出现为散文学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也为近现代散文学的发展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散文学领域里提出"意境"、"情韵"、"神味"诸说,对于源于诗国的这些美学范畴,也是一种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少数民族识别遗留问题的研究、汉民族研究、民族与宗教问题研究、跨境民族研究、新生代少数民族农民工研究、省际结合部地方性小传统的研究等论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反思。并认为拓宽散杂居民族研究的领域,深化区域性研究内容,注重从整体和宏观角度把握散杂居民族问题,并剖析其发展态势及特点,是民族理论和教学研究长期关注的命题。  相似文献   
15.
白族散杂居地区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植白族的源流 白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是人口上百万的一个大民族。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白族总人口为1858063人。其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此外,白族在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属白族散杂居地区。  相似文献   
16.
周广民 《小康生活》2001,(11):30-30
(1)煮茶汁:取红茶末0.5公斤,加水2.5公斤 (以制1000枚皮蛋汁,下同)煮沸后,滤去茶叶渣。(2)拌料:将茶水放在不漏水的容器内,再逐步放入生石灰块。当放入5.3公斤石灰块并充分反应后,将纯碱1.5公斤,食盐2公斤加入容器里,再加入1.3公斤石灰块,搅拌均匀,然后清除渣石。(3)拌草木灰:取草木灰8.5公斤倒入上述容器内,拌匀后再加入8.5公斤草木灰,拌至料泥起黏,倒在水  相似文献   
17.
尊重民族差异就是把握各民族所处的客观实际,体现各民族群众的意愿,这是发展民族和谐关系的基础。维护民族公平就是妥善协调各民族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民族内部矛盾和民族间的矛盾,这是发展民族和谐关系的保障。尊重民族差异,维护民族公平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民族发展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民族和谐因素,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8.
《南都学坛》2018,(1):53-58
《石遗室论文》是陈衍批评散文的集大成之作。该著主张,文应"通经",作文立足于"学",注重学问对散文的影响,重视散文结构、技巧、语言的分析,与传统文话有多重勾连。与此同时,该著将史的精神贯穿其中,注重对散文嬗变的历时性讨论,运用比较及推本溯源等研究方法,注意思辨性与专题性,重视文本及散文家评论的客观、公正,已逐步向现代散文史过渡与演变,对近代散文学及散文史的构建有重要导向意义。陈衍试图初步构建一个历时性的由文本、散文家等构成的古典散文批评系统。  相似文献   
19.
煤焦化企业中散料统计管理作为经营管理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对于大宗原材料工厂经营成果考核管理,对于准确成本核算,定额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煤焦化企业中散料统计管理实践为内容,研究如何进行煤焦化企业散料统计管理,为同类的工厂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蒋晓光 《兰州学刊》2009,(11):219-222
唐代中期以后文化之所以出现转型,诸多学者将其归结为安史之乱的影响,当然这只是直接的原因。根本原因是,唐代士人继承了以“浮散”和“粗疏”为特征的南北朝文化,同时在发展中消解了固有的家族的主导作用,使得文化的发展严重依赖于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中央集权在安史之乱后被削弱并逐渐没落,没有家族约束的轻浮、粗率的个体,再一次失去国家的束缚,从而使文化走向瓦解,唐代文化的特点和进程最终决定文化必须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