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9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36篇
管理学   992篇
劳动科学   25篇
民族学   374篇
人才学   158篇
人口学   39篇
丛书文集   1262篇
理论方法论   330篇
综合类   3331篇
社会学   639篇
统计学   310篇
  2024年   427篇
  2023年   1220篇
  2022年   431篇
  2021年   399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409篇
  2011年   474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346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日本所拥有的和平博物馆数量位居世界之首,但大多数公共和平博物馆与战争博物馆一样,没有展示日本的侵略历史;即使涉及这方面,也只是展现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原子弹爆炸受害者的形象,而完全忽略亚洲其他国家人民遭受日本蹂躏的苦难经历。然而另有一些公共和平博物馆和私人博物馆如高知民众所,却客观地反映了日本在二战中的侵略历史,市民们在那里建构和平的活动很是积极。在和平教育中,和平博物馆不仅在学校而且在社区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冲突化解和宣扬和平思想方面,和平博物馆将发挥相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变形的 "文本"--梭戛生态博物馆的人类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10月31日,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作为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该馆是中国和挪威两国合作的文化建设项目之一,其目的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长角苗传统文化艺术。2000年7月间,笔者来到梭戛进行为期一周的田野考察,发现该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矛盾现象。4年之后,笔者再访梭戛,看到当年的矛盾现象不但没有得到化解,反而更加激化和突出,进而走向“变形”。对梭戛生态博物馆运作过程中存在矛盾作人类学的观察和总结,分析和探讨当今传统艺术保护的理论问题,具有十分普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3.
2006年4月6日,“第14届世界生产力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我也幸运地走进了神往已久,总是与最高权力和全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庄严而神圣的人民大会堂。上午9:45,我们和国家统计局综合司新闻处的领导驱车到达了人民大会堂东门,远远望去,人民大会堂庄严肃穆,鲜艳的红旗迎风招展。手拿请柬挂着出席证又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我们终于进入了人民大会堂。那一刻,让人突然地虔敬肃穆起来,好像一滴水投进海洋,既感到一滴水的细小,又感到海洋的无边壮阔。美轮美奂又庄严简洁是人民大会堂给我的第一印象。长长的红地毯从进门开始…  相似文献   
64.
陌生化理论对于突出艺术自身的审美价值还是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特别是对于数字艺术,由于其交互性、虚拟性和可复制性等特征,欣赏者容易陷入一种艺术与现实混沌不分的数字沉迷状态,奇观化、戏拟和拼贴等陌生化艺术程序成为数字艺术实现审美价值的重要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65.
我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决定了政府必须不断提升回应能力的价值选择。在加强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如何从系统性视角审视政府回应定位、以整体性思维提升政府回应能力,值得关注。文章基于政治系统论,将政府回应全过程视为一个“输入—输出”系统,并结合数字政府建设背景,探索提出了以诉求信息的整合能力为基础、以公共价值的研判能力为支撑,以循证选择的决策能力为核心、以全程响应的督办能力为保障的政府回应能力体系。在此基础上,以成都市为例,应用该“输入—输出”系统对政府回应现状与问题开展分析,结果显示成都市当前政府回应存在信息整合能力仍有不足、研判专业能力仍待提升、决策转化过程存在封闭性、全程响应能力仍需强化四方面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6.
“元宇宙”的横空出世不仅伴随数字经济发展和内容技术革新,随着其生态版图的扩张,文化帝国主义也开始尝试掌握并控制“元宇宙”拟态环境中的“信息真相”,从而进行文化侵略与渗透。基于“元宇宙”技术媒介创构的拟态环境,文化帝国主义依托其虚实交织的时空场域得以隐蔽地“野蛮生长”,本质上是超越技术又附着在技术之上的价值观、领导权、话语权等西方意识形态输出。这种文化“同质性”输出一方面不断削弱民族国家的主流文化认同,另一方面,它加剧了社会分化和人际隔阂,特别是青年社群作为“元宇宙”的主要受众,沉浸式体验与“无限制”自由正在宰制青年核心价值认同异化趋向。因此,必须高度警惕“元宇宙”媒介拟态环境中的文化帝国主义倾向,辩证看待其带来的经济利益和文化风险二者间的关系,构筑文化安全的防护网。  相似文献   
67.
“双碳”目标是我国基于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文章围绕居民碳普惠这一当前“双碳”背景下的热点研究问题,从居民碳普惠的概念、内涵、作用与意义三个视角分别展开分析,提出了对绿色支付、居民碳普惠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对居民碳普惠的框架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了居民碳普惠“一体两翼”的框架体系,并对我国居民碳普惠发展的五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8.
依托数字普惠金融实现农业"双碳"目标是可行的数字化路径。利用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验证数字普惠金融能否担起农业碳减排"重任"。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降低了农业碳排放强度,具有农业碳减排效应;运用解释变量替代法、面板分位数回归和工具变量法进行估计后,结果依然稳健。数字普惠金融的农业碳减排效应可通过农民创业效应和农业技术进步效应实现,而城镇化发展水平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农业碳减排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具有农业碳减排效应,但效应大小存在差异;相较于"胡焕庸线"以西地区,该线以东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具有农业碳减排效应,侧面反映数字普惠金融的农业碳减排效应还未突破"胡焕庸线";与粮食主产区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在非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碳减排效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69.
数字政府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数字政府研究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相关研究层出不穷。选取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的关于数字政府研究的CSSCI来源期刊作为样本数据源,同时借助CiteSpace软件系统梳理该领域的经典文献,发现相关主题研究成果数量在2017—2021年呈现急速上升趋势。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数字政府、数字治理、大数据、政府治理、电子政务等主题。未来,应该继续加强数字政府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拓展数字政府的应用研究、关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机制研究,以及加强数字政府的多主体参与研究。  相似文献   
70.
文章探讨新闻认识论的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对“数字新闻”做出符合逻辑和经验的定义。文章认为,从“数字性”出发形成的数字新闻认识论同时在三个方面挑战传统新闻认识论:新闻实践主体不再以人为绝对中心;新闻产品与叙事的边界模糊化;新闻的社会效应脱离“合理性假设”。据此,文章将数字新闻定义为“由数字媒体生态所培育的,旨在对社会现实进行再现、建构和介入的信息关系网络”。基于此,未来的新闻学研究或将以“关系”和“互动”为基本分析单元,探索适用于新闻生态分析的混合方法,并持续关注各种类型的另类媒体与新闻运动;未来的新闻教育则将实现从职业教育到素养教育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