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77篇
  免费   530篇
  国内免费   60篇
管理学   2437篇
劳动科学   110篇
民族学   203篇
人才学   249篇
人口学   149篇
丛书文集   3539篇
理论方法论   709篇
综合类   6333篇
社会学   1066篇
统计学   572篇
  2024年   546篇
  2023年   1444篇
  2022年   553篇
  2021年   587篇
  2020年   398篇
  2019年   373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398篇
  2015年   537篇
  2014年   1290篇
  2013年   986篇
  2012年   1021篇
  2011年   1180篇
  2010年   949篇
  2009年   785篇
  2008年   807篇
  2007年   641篇
  2006年   487篇
  2005年   495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262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数字的文化承载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文化交际中,准确运用数字不仅可以表现数字的文化内涵,而且会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92.
文章对开展双语教学所需要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数字电子技术课在如何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开展双语教学进行了探讨:着重抓住课堂这一关键性因素,尝试提出一种双语教学的课堂模式--采用穿插式授课方式,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形成互动的课堂气氛的教学模式.最后对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3.
王聚芹 《理论界》2007,2(8):180-181
马克思“不通过”思想彻底瓦解了资本二元性建制在东方的统治根基,成为东方社会向当代转进的哲学基础,但东方获得完全的当代资格需要展开持续建构,昭明这一理论对我国当下社会转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4.
2007年9月21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与设备博览会暨研讨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召开."体验数字生活,引领城市未来"成为这次会议的主题.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时空概念.从时间上讲,可以称之为信息时代,在空间上,离不开数字城市.数字城市就是城市信息化,它牵涉到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各种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数据库、信息系统、政策法规与保障体系等)的建设,还将涉及信息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和文化观念的变化与调整.总之数字城市是信息时代一个重要的标志.  相似文献   
995.
从设计的角度介绍了中板主轧机传动调速系统的应用、满足用户需求、主传动系统的合理设置与对策、系统最佳性价比等.本着科学和负责任的态度提出自己独到的分析和见解.  相似文献   
996.
环境问题成为了当代社会科学话语中的重要议题.现代环境危机的凸显呈现出从多学科关注环境变莲,环境问题的人为性、生存性、全球性、不平等性加剧,科学知识成了辨认环境问题手段,使人们从不同利益和立场对环境做出自己的评价的特征.风险社会理论和生态现代化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现代环境危机所作出了回应,并就风险社会理论和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整合进行了论述,揭示了风险社会理论和生态现代化理论对当代中国环境转型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7.
试论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在资源危机尤其是物质资源危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约束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须通过经济转型,发展循环经济,来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998.
论述了数字经济十大原理,解决了数字经济逻辑内核、运行机制、发展趋势等三大核心问题,从哲学方法论、价值理论、生产与消费理论、组织理论和对策论等方面构建了数字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学科体系。首先,数字经济的逻辑内核也是数字经济的存在前提:离散主义(世界观),世界的本质是离散的;制度价值论(价值论),制度规定价值的测度空间;稀缺二元性(逻辑起点),社会资源是绝对稀缺的。其次,数字经济运行机制主要指生产与消费理论:量化理性(理性论),人的理性可以量化和管控;分布效用分析(效用论),分布革命终结了边际革命;数字大生产(生产消费理论),消费和生产具有同一性;深度博弈论(分析工具),数字关系与数字策略全方位融合。最后,数字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势包括:平台模式(组织理论),经济组织平台化;社会异化(发展理论),通往奴役之路;数字建构(经济结构),万物皆数。  相似文献   
999.
《成才与就业》2008,(Z2):27-35
一、逻辑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是指人对事物的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对于人的学习、生活、事业的成功非常重要。依靠逻辑推理能力,我们才能总结、概括前人的经验,才能揭示事物的本  相似文献   
1000.
在描述家庭网络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基于家庭网络的数字融合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随着信息技术和产品逐步由多标准向标准融合过渡,网络、通信、软件、硬件和消费电子产品等生产厂家通过成立联盟,推动家庭网络技术和产品相互兼容。于是产业融合得到促进,家庭网络市场逐步扩大。家庭网络推动服务融合和创新,促进形成新的价值链。在新的价值链中,新的商业模式促进网络运营、应用和服务的改变和融合,合作和协同不可或缺,并得到了政策和资源方面的支持。对于家庭网络业的发展来说,技术是基础,内容是源泉,应用是动力,协同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