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2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286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57篇
人才学   70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013篇
理论方法论   208篇
综合类   2060篇
社会学   383篇
统计学   3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342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在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 ,冀东城乡的民间信仰出现了在传统与现代性间不可逆转的变化 ,呈现出神人合一、实用心态、多神崇拜、信仰式微等若干基本特征。冀东城乡在各个方面与华北诸省具有地理、文化等诸方面的密切关联 ,因此冀东城乡民间信仰上所表现出的变化与特征 ,在某种意义上也可视为近代华北城乡民间信仰变动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32.
:词的出现是对传统诗教观念的突破,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不但关乎文学自身的规律,还涉及到复杂的士人心理和社会关系的变革。笔者拟从文学接受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两个角度切入,探讨词在宋代的接受背景。  相似文献   
33.
论沈约的山水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约是齐梁之际的著名诗人。他的山水诗集中创作于东阳外任期间。其山水诗作景物描写细致生动,而诗中的情与景却呈现为不相交融的割裂状态,并带有较多的述行意味。沈约山水诗的这种特征与当时的文学风气虽然相左,却与前代的谢灵运有类似之处。而导致这种相左与相似的主要原因便在于个人的遭遇与心态。  相似文献   
34.
1947年2月,苏青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怨愤之气,说出了一直以来憋在心里的话:“……把一个艰苦写作的女文人当作放荡不堪的妖妇来描写,在我简直是梦想不到的事。于是大部分以耳代目,‘苏青’两字遂为人所不齿,连带一班冰清玉浩的女作家都遭殃,普遍被人当作讥笑的对象。”说完,苏青又意犹未尽地讽刺说:“(有人)索性老实不客气地称我为‘文妓’,主张国府‘严惩’……(总算)国府要人来不及注意,因此拙作尚得苟延残喘迄今。”  相似文献   
35.
康有为少年聪敏卓异,而有绰号“圣人为”。其后严格的家庭教育和复杂的求学经历,尤其是佛学和西学的影响,使康发展成一种“圣人”心态——即自以为圣人,“日日以救世为心,刻刻以救世为事”的抱负和舍我其谁,勇于承担国家和民族大义的无畏精神。这一心态对康有为的思想和文化活动如平等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大同思想和宗教情结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36.
宋代文人投身自然 ,实质上是一种由社会主体向自然主体的角色转换 ,这种角色转换表现为 4个层面 :在行为上诗酒山林、随遇皆乐 ;在心理上“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在思想上“无愧于中、无责于外”;在感情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四个层面归结到一点 ,则是抒写山水 ,营造“心灵屋宇”。文人们在这些“心灵屋宇”中流泄的是真挚的情感 ,人生的顿悟和孤芳自赏的高洁品格  相似文献   
37.
在清末中西祭祖纠纷中 ,中国教民扮演了颇为独特的两难角色。清末中西祭祖冲突大多发端于祭产或族产上的纠纷 ,以经济利益的争夺为引子 ,并介入行政、外交等手段 ,从而质变为中西文化冲突的一种模式。因此 ,产权利益的得失 ,是中国教民首先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同时 ,族群归宿所带来的认同感 ,也严重困扰着中国教民。中国教民在产权利益、族群归宿与外来信仰间无从抉择 ,其摇摆变易的形象 ,反映了身处祭祖纠纷困境的中国教民的两难心态。  相似文献   
38.
高职学生就业心态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其特定的培养目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也应有其相应的就业市场空间。本文是我们对高职学生调查的部分成果,对高职学生的就业心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对高职教育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其培养目标提出了几点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职学生调查资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39.
甲午战争是中国政治文化演进的重要标界。完整意义上的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文化出现于甲午战后。甲午战争推助了中国政治心态的转换 ,加速了中国政治价值观的革新 ,促成了知识精英政治人格的激变  相似文献   
40.
从抗战初期的报告文学看中国作家的群体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期间中国作家的群体心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以初期而论,并非所有的人均如以往所定论的那样处在一种“廉价的乐观”之中。他们通过对民族灾难、国民觉悟、政府现状以及敌寇心理的不断思索,逐渐地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形成了较为成熟与一致的认识。只有把握住这一点,才能准确地疏理出其后抗战文学之所以能够走向蓬勃与辉煌的脉络,并且寻找到这一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