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9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90篇
社会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古代不存在一个可成其为民族的越人族体,泰人也不是越人演变而来的,傣泰民族在汉代以前的历史的追溯已无意义。傣泰民族可追溯的源流在汉代云南滇中,并随后向南迁移到今天的云南南部及东南亚一带。由于傣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迁移与发展中保持了水稻种植、“勐-阪”制度与文化的复制模式,使傣泰民族的先民们能在长期的迁移过程中定居并壮大起来,从而在今天形成了一个傣泰民族居住的文化圈。傣泰民族文化圈是一个文化地理概念,基于共同的民族渊源关系,人们互相理解、宽容、合作、开展社会与经济的交流,共同促进民族与文化的发展,是当代理解傣泰民族文化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作为迁建区的北碚文化圈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民国时期一个典型的文化个案。本文梳理了北碚文化圈的形成和北碚抗战文化的历史内涵 ,并试图从保护与开发北碚抗战文化资源的角度 ,对打造“文化北碚”的北碚发展战略提出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金陵瞭望》2006,(4):21-21
傅谨撰文指出:节庆是一种文化的表达方式.深深蕴含了文明和文化圈对历史与价值的特殊理解.并且成为维系文明与文化圈的历史与价值同一性的重要手段。无论是春节还是元宵,清明或者端午,中秋以及重阳.它们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都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时序层面。与这些特殊日子相关的祭祀、聚会乃至于饮食等等习俗,拥有超出单纯历史惯性的文化意义.它们既包含了娱乐或休闲的成分.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在充分认识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的前提下指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既需要借鉴已往国际上抢救、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多种经验,也需要密切结合本国国情的各种实际,更需要建立一整套实施抢救和保护工作的有效机制,同时,还需要有相应的有针对性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使建立工作的有效机制成为可能。因此,文化圈的理论和方法在抢救和保护文化遗产工作中就有了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汉字在东亚文化圈的复兴与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各国对东亚价值观的重新树立信心,使过去被压抑、潜在的东亚各种文化都重新抬头,并有了新的发展。汉字过去似乎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非淘汰不可的文字,现在看来仍具有巨大的生命力,我们从汉字在韩、日的复兴历程,能看出汉字正在恢复其过去在东亚汉字文化圈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汉、英语文化已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并形成多个汉、英语文化圈,且正在以高速度、高质量传播着,并根据近年来考古和研究的成果,重新审视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于西方并成为西方民族学理论之一的文化传播论学派的主要观点,则未来人类学研究界有可能出现世界文化发端于中国彝族之说,而文化传播论对教育事业也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位于越南南部湄公河三角洲的同奈盆地是越南三大古文化分布地之一。其文化面貌别于红河三角洲和中部海岸,有自身的特点和传统。其青铜文化是在本地发展起来的,形制简单,造形古朴:种类欠丰,主要有斧、矛、戈、镰、镖等,动物造像是其主要特征。同奈盆地与澜沧江──湄公河中游的古代文化联系相当紧密。澜沧江──湄公河是中国西南和东南亚大陆古代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之一。加强对这一流域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被默顿誉为“既是社会学之父,又是科学社会学之父”的实证主义哲学鼻祖孔德,曾把人类精神进化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哲学)阶段和实证(科学)阶段。而他所处的19世纪中期,正是理性高扬,实证科学迅猛发展,理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恩格斯)的时代。在这一强劲的时代潮流中,“再没有第二种力量可以与科学思想的力量相匹敌,它(科学)被看成我们全部人类活动的顶点和极致,被看成人类历史的最后篇章和人的哲学的最重要主题”(卡西尔语)。按照海德格尔的观察,这一阶段的时代特征是“众神逃遁,大地解体,天上没有了奥秘”。  相似文献   
19.
辐射研究给影响和接受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这一视角关注外来现象 ,特别是外来现象的演化和生成。这样的研究在比较文学中构成了新的点、线关系和这些关系之间的各种连线。朝鲜文学、文论对中国文学、文论的接受就是后者对前者辐射影响的结果。尽管西方辐射研究在影响与接受理论中已形成辐射研究框架 ,但是东方的辐射研究在内容、方式、发展势态等方面与西方的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0.
河湟文化圈中汉族一直是文化的主角之一,汉族入迁河湟地区后,在文化的叠加中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河湟汉族在重血缘的观念之下求子(尤其求生男孩)风俗较多,除传统汉族的文化因素外还有地缘影响,此观念对河湟世居他族也发生了文化涵化。本文以湟中县汉族为个案研究当下河湟人生仪礼、节庆民俗活动等方面的求子风俗,通过对湟中县的祈嗣民俗事象描述,认识文化圈文化涵化理论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