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472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691篇
社会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受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而产生的国内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语境下,与西方形成了一种对话关系,并呈现出"阴阳互补"的跨性别对话特征,在世界学苑独树一帜;立足中国现实,坚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仍很必要,这必将推动世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42.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批评理应就是关于语言艺术的分析,可是在当今文化领域的图像化的普遍趋势影响到了包括文学在内的多个文化范畴,这对文学批评也提出了挑战.在此态势下,媒体对于信息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还需要了解对于意义问题图像传达与文字传达的基本区别,以及图像化在整个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应该说,图像化作为一个大的趋势势不可挡,其中的商业文化也可能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严肃的文化工作还是有参与未来文化建设的机会.  相似文献   
43.
44.
文学批评家王彬彬成名比较早,研究现当代文学,或者研究鲁迅、五四知识分子,他都很出色,也都有相关论著行世.但他作为批评家,最引人注目、最深得人心的似乎还是关于时代和社会问题的批评,这一点恰好与他文学研究中的"心理人格论"方法相统一,一些拥有广泛影响的作家作品,经他一观照,就有了暴露真相的感觉.其实创作心理、创作意图等并不是新式方法,那么,王彬彬为什么能做得如此有新意呢?这是不是和他"不做职业批评家"的心态有关?也是不是与他常常客串杂文创作有关?这些既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也是王彬彬作为个案的意义.  相似文献   
45.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是中国文学历史上的亮点,此时期洛阳是文化交流重地,士人是文化交流的主体,遣使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而名士化僧人则为文学审美增添了别样风神。庾信与颜之推对南北朝文学批评对话与融合贡献卓越。庾信在文学创作中体现了文学批评的"诗可以怨"等,颜之推则形成较为系统的文学批评理论观,如主张南北文风对话、交流与调和,强调文学是政教功能和陶冶性情的审美功能的完美融合等。这些都从对话与融合层面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的特质。  相似文献   
46.
林静 《云梦学刊》2012,33(5):85-92
从《文选》收录的建安时期书笺入手并结合相关史料,通过对当时文士思想与创作的深入考察,从三个角度探究推动建安文学批评发生突破性进展之动因。首先,书笺以其特有的文体优势成为建安文士沟通情感、对话思想的重要载体,其中涉及文学话题的讨论已包涵建安文学批评理论的雏形。其次,建安二十二年诸多偶然与必然事件的爆发对文士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作为核心成员的曹丕在此复杂心态下撰文怀人,完成了建安文学批评理论的基本构建。最后,在群体性同题创作风气的影响下.建安文学批评形成了人化与对照的特有方式。它们共同构成促进建安文学批评发生发展之动因。  相似文献   
47.
20世纪2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在西方现代哲学和语言学的影响下,发生了"语言学转向",语言学批评也逐渐成为新时期文学批评的重要方向。篇章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自兴起以来,不断地对文学理论施加着一定的影响。语篇分析整体论是一种基于哲学与语言学的全新思想观点,强调语篇分析必须从整体入手,把握不同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思想在当代语言学界正在兴起,而在中国语言研究传统里,整体论思想也源远流长,中国传统的语言研究整体论分为起承转合结构说和主题论两部分,这与语篇分析的整体论思想不谋而合。文学语篇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篇,它与普通语篇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语篇分析的整体论思想也可以为现代文学批评提供借鉴,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48.
在爱丽丝·沃克的短篇小说《日用家当》中,家宅被赋予了一定的格义属性,这可以被视为19世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语境中的心理现象学介入。家宅格义背后的心理图解划清了个体"生存空间"的原型与流变,洋溢着深切的心理几何假设内涵。作者借助不同人物对于家宅的写实性解读,提供了一个富有曲面内涵的边缘记忆空间,揭示了主体的物我元一思想已然深植于家宅意象当中,并以拓扑图腾的同胚形式得以彰显。家宅的心理几何图解立体地刻画了个体在生存空间日渐缩限时的困顿与挣扎,更是直指个体守护本我世界时的一种精神重估,而这正是该部文学作品所隐含的原生代性旨归所在。  相似文献   
49.
政治追求是贯穿于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进程的一条鲜明线索.茅盾一生的文学批评活动恰好提供了中国现代"主流"批评生成演化的个人证词.在文学与政治、个人与集体、权力意志与个人思考之间,茅盾一直处在不断的同化与顺应过程中,他的批评成果不仅表现了一代知识分子不断选择、不断徘徊、不断矛盾的心路历程,也显现了"主流"批评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50.
<新世纪文论>(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余三定等七位文艺批评者2003年至2006年问公开发表论文的一个合集.论文集展示了各位论者不同的学术个性,从研究题材到话语方式都各异其趣,体现出每位专家的个人风格.但是,来自湖南理工学院中文系文艺学学科的这个团队,又表现出明显的群体风格,即紧跟时代步伐,将研究内容主要放在当代,同时,又以高屋建瓴的学术史眼光俯视当下,"当代学术史"研究成为本书贯穿始终的一根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