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1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37篇
管理学   289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94篇
人才学   60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137篇
理论方法论   199篇
综合类   2693篇
社会学   167篇
统计学   5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343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351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449篇
  2007年   357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小说《沙家浜》发表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成为近年来遭到批评最多的文学作品。但是本人认为 ,无论是京剧《沙家浜》还是小说《沙家浜》都是基于史实之上的虚构文本。前者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的“神化”色彩 ,但文本的社会价值取向却与中国革命的现实走向相一致 ,这种复杂的形态是建国后 17年文学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 ,把虚构文本与史实对号入座的本身便是错误的。小说《沙家浜》对这种神化和复杂的形态进行了彻底颠覆。这既是对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消解 ,又是向世俗主义的复归 ,在某种程度上暗示着消费主义时代文学的走向。小说《沙家浜》毕竟是文学文本 ,对其创作中的得失 ,应该而且必须要用文学的标准并在文学的范畴内进行讨论和争鸣 ,任何超出文学范畴的争鸣或者批判都是违背文学的自律性的  相似文献   
32.
云南昭通市作家夏天敏的中篇小说<好大一对羊>的深刻之处,是作者对红土高原农民生命处境的烦扰窘困背后的文化贫困进行思考,可作为当下中国贫困山区人们生存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批判性文本.作品在揭露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给当地群众带来灾难的同时,揭示出来自农民思想意识深处的文化贫困.从而使读者认识到,对贫困地区的扶贫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扶贫,更为重要的是文化上的扶贫.  相似文献   
33.
娱乐类文本短信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娱乐类文本短信,试用指示语、预设、言语行为、会话含义、礼貌原则、关联理论等语用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它,旨在探究语用规律和娱乐类文本短信的关系,以期对语言交际和语言教学有所启发和指导。  相似文献   
34.
文学作品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在校大学生对文学名著的价值取向,贴近他们的思想热点和心理需求,挖掘外国文学名著的启发警示意义,有助于提高人文素养,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35.
在张爱玲小说文本里 ,我们找不到可以直立的男人 ,也找不到具有正常主体意识的女人 ,是不是当“他们”去势后 ,“她们”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突显出来呢 ?其实未必如此  相似文献   
36.
文学语言凭借意象建构意义世界。意象是艺术创造主体生命意识与客体融合同构的结晶 ,是艺术形象诞生的前提。李煜词中的意象蕴涵着生命意味 ,它通过文本的意象来展现艺术创作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37.
本文考察自先秦到唐初的《诗经》阅读情况,认为《诗经》之文本意义有一个从阅读的文本向文本的阅读的转化,《毛诗正义》则为这种转化作了总结。先秦之时,当《诗》成为独立的阅读文本时,只具有词汇的意义;两汉的章句经学注意到《诗经》的语言形式,但是,四家诗同为阐明圣人之意,严守师法之授,故其差异,不过是阅读的“版本”不同而已;魏晋以后的《诗经》阅读,注重诗情文理,人自立说,表现出注重文本的特色;唐之《毛诗正义》受到魏晋诗学的影响,解说《诗序》、毛传、郑笺的孔疏,因注重文理而表现了一定的文本意识,披露了小序与诗辞之间的矛盾。但是这部钦定的著作,又一次使《诗经》的阅读回到“版本”阅读的底线,从而表明,《诗》只要是被作为经学的读本,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文本阅读。  相似文献   
38.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环节之一,其成败关键在于课程文本解读的效果。在解读者中作为课程利益的最重要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在课程文本解读过程中是否彰显,能够直接影响到课程文本解读的效果。因此,关注学生解读过程中的主体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文本的重构,是在课程实施中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39.
在园林建设中,大树栽植能加速风景的形成,在短期内达到绿化设计效果,但大树栽植不仅比大苗栽植困难,技术复杂,而且因体积大要动用吊车和汽车等大型机械。成活困难大,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首先,大树年龄大,细胞再生能力弱,挖掘和栽植中,损伤的根系恢复较慢,需要时间长,而且新根发生能力较弱,给成活造成困难。其次,树木生长过程中,根系扩张范围很  相似文献   
40.
“生态文艺学”作为一门新兴文艺学科 ,由于学者们所存在的视域差异及遵循的学术范式不同 ,其预构的文本存在着很多可写的形式 ,这本在人们的意料之中。然而 ,从学科的发展来看 ,这种状态毕竟是一种不利因素 ,我们应该对之进行必要的检视 ,使它朝着理想的文本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