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7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36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79篇
社会学   147篇
统计学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雷颐 《中外书摘》2009,(4):22-24
汶川地震,举世同悲。灾害无情人有情,如果将“文革”时期三次抗震救灾与这次汶川抗震救灾略作对比,不难看出政府执政观念、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与进步,因为面对突发性事件、灾难,往往最能反映一个社会、时代的特点。  相似文献   
32.
郭京宁 《中华魂》2012,(16):49-51
拆除西直门,惊现元大都城"和义门"西直门在元代,称为"和义门",是元大都西城垣之中门。明永乐十七年修缮后以原"和义"之名转承为"西直"。"和义"与"西直"之义相通。古以西方属"义",又有"师直为壮,壮则胜"之说。直,有理,理直,即为"义"。故将"和义"改为"西直"。当时它的主要功能是给往皇宫送玉泉山泉水的水车开门,故有"水门"之称。西直门瓮城是北京各城门中惟一的正方形瓮城,也是地铁动工之前,北京惟一保存完整的瓮城。1953年,为了交通方便,北京市曾考虑拆除西直门城楼和箭楼,遭到梁思成的强烈反对。梁思成提出在城楼两侧的城墙开券洞通行,城楼、箭  相似文献   
33.
刘卫兵,一看这名字,就知道他是“文革”时代出生的人。刘卫兵生在“文革”年代,可谓没赶上好时候,还好,上学时又迎来了改革开放,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他后来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新闻摄影系的本科生。1989年毕业后,刘卫兵被分配到国家权威的新闻单位——新华通讯社任摄影部记者。  相似文献   
34.
攀龙附凤 江青,20世纪中国的风云人物,随着权势的提升,内心的权欲罕见地膨胀。“文革”中在一些场合颐指气使,不可一世,全然一副女皇派头。  相似文献   
35.
《徽州社会科学》2009,(9):187-188
在黄山市、在屯溪区,黄曙峰的名字被人所熟知,但从1992年底毅然辞去公职下海经商,到现今成为本地房地产业中的佼佼者,其一路艰辛、一路坎坷,个中滋味,又有几人能体会?“文革”期间,父母受冲击,体弱的他只身带着幼小的妹妹度过了极其艰难的中、小学岁月。1974年8月怀揣着毛主席的最高指示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和彝族自治州锡城公社戈贾大队新民生产队插队落户,插队期间,  相似文献   
36.
徐冉 《百姓生活》2013,(9):57-57
在“文革”时期,出现过许多奇怪的事和人,李庆霖就是一个。李庆霖(1936~2004)福建莆田人,1952年任福建莆田县某中学校长,1957年被划为“右派”,受到降职降薪处分,被分配到莆田县城郊公社下林村小学任教。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以张光年晚年思想的转变为支点,从史料的角度分析了张光年在向阳湖劳改期间心态、情感的变化以及这些何以成为其晚年思想转变的动因。在分析的过程中认为,正是向阳湖的劳改经历,使得张光年有了切实重新认识人生、升华自我的动力,这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思想转变的主要动因。张光年作为一个研究个案,反映了向阳湖文化研究之于其他同时代作家晚年的思想转变,亦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38.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人口最多的城市。城市的就业压力非常大。  相似文献   
39.
文革是发生在新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长达十年的政治运动,文革时期中国的泛政治化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本身就属于弱势的女性更是处于一种非正常状态。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政治运动如果在所难免,应当让其在政治的领域中进行,如果扩大到了不能控制的地步,势必导致不良的后果。  相似文献   
40.
陈敏 《老年人》2010,(8):29-29
我的婆婆叫铃木练子,是一个热爱中国也挚爱自己中国丈夫的日本女人。年轻时,她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并跟随他回到一衣带水的中国生活。尽管“文革”十年浩劫让她和家人受尽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但她坚强的意志让她成为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她用自己瘦弱的身躯为家人抵挡风雨,并鼓励身陷囹圄的丈夫战胜黑暗,迎来光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