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2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248篇
劳动科学   44篇
民族学   171篇
人才学   148篇
人口学   142篇
丛书文集   1126篇
理论方法论   237篇
综合类   2358篇
社会学   280篇
统计学   27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545篇
  2010年   574篇
  2009年   754篇
  2008年   1019篇
  2007年   1176篇
  2006年   1086篇
  2005年   2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是制定新农村发展战略,指导各地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我国不同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有着理论上的一致性和实践上的独特性.四川省民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差异性,其新农村建设应该具有符合该地区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可以分为子系统和个体指标两个层次,子系统层次由5个方面组成,分别是生产发展类、生活保障类、生态环境类、乡风文明类和管理民主类,在于系统之下分28项个体指标.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因子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是以体制外供给为特征,形成了供给不足和结构扭曲,为此本文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构建新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基本框架,并探讨了实现这一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3.
农村公共产品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它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农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基础的公共产品供给是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也是实现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的重要途径,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责无旁贷.面对农村与世界市场经济的接轨和重大的经济结构调整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巨大需需求和现代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农村公共产品短缺的问题是当地政府应当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4.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通过对桂林市9个村庄农民思想政治状况、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的调查,分析了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五大困境,提出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经济、育人、开发、凝聚五大功能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5.
王立胜 《社会科学》2008,(6):95-102
新农村建设时间、空间定位上的不同认知反映的是在这一问题的理论预设、价值取向、发展战略方面的重大差别.在时间定位方面,激进取向会导致政策体系的制定和供给不考虑和照顾农村地区的独特性,而倾向于以城市生产生活内容为标准,会以工业化的甚至是后工业化的观念框架和概念系统去定义和解释农村社会的现象.空间定位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统一的中央政策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巨大、地域文化差异也十分明显的不同区域得到全面的贯彻实施;其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设单位在空间上应当定位于具体的"村庄"还是县域视野中的"农村".  相似文献   
66.
刘优良 《云梦学刊》2008,29(2):83-86
近年来,厦门大学、湖南理工学院等闵湘高校的团委和青年志愿者自发携手,探讨和践行一种民间、基层、公益乡村图书馆的建立、运营与维护模式,以此促进乡村文化建设.2007年7月,国内藏书最多的一座完全由志愿者捐建的乡村图书馆--"屈原乡村图书馆"在湖南汨罗市开馆.这种第三部门网络式、志愿式的公众参与模式,不失为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67.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政府于2005年提出的一项新举措,对这项工作,乡镇政府应该承担起培养新农民责任、构建和谐新农村责任、保护农民权利责任和供给农村公共产品责任。构建和谐新农村、多方位保障农民权利的实现、建构多元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以及发展教育,培养新型农民,采取多种措施等将是乡镇政府承担责任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68.
皮江红 《浙江统计》2008,(10):11-12
一、问题与思路 国家统计局社会司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联合研制的《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案》(计社会[2002]973号),连续两年对全国各地区社会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其结果显示,浙江省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排在上海、北京、天津之后,居全国第四位,浙江省社会发展已从缓慢型转向增速型,社会结构从农业型转向工业型,社会生活从匮乏型转向比较宽裕的小康型。可以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浙江省已经具备了率先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6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发点在农村,落脚点也在农村,“以农为本”是关键。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事业的主体,农民文化素质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当前我国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破除农民文化素质发展的障碍,尽快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0.
天方茶叶集团是安徽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在生产基地大山村建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天方茶叶集团为例,阐述其建设大山村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总结出龙头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加强龙头企业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