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7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32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在历代尊孔政策的影响下,以孔府为代表的孔氏家族成为历经王朝更替而从未中断的文化世家,但自晚清以来,随着社会环境、政府政策的巨大转变,孔氏家族的权威受到冲击.为了维护家族的利益、文化世家的地位,孔氏族人一方面通过效忠当道、宣扬并身体力行的实践儒家思想,以获取政府的支持,同时也努力适应时代的变化,接受新文化.许多孔氏族人的教育方式、生活方式、道德意识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一批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相似文献   
92.
梅光迪是"学衡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站在文化民族主义的立场,提倡在中西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建构民族新文化,对"提倡新文化者"进行了犀利的批判。梅光迪的批判包含清醒与合理的因素,但总体上是逆时代潮流而动,具有一定的肤浅性和情绪性。  相似文献   
93.
五四新文化倡导期间,足以代表"科学话语"的是中国科学社及其《科学》月刊,但该刊主持者之一任鸿隽是以文学革命"反对者"的面孔出现的,《科学》在话语层面与《新青年》相对立。与《科学》的"科学话语"的对立显然不利于偏重"人文话语"的《新青年》的新文化倡导,如把"灵学"视为"迷信",而与"科学"相对立。改变《新青年》与《科学》之间话语隔阂的,是1917年出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而真正实现"人文话语"与"科学话语"相联系的是胡适。但是,对于五四新文化倡导而言,实现"科学"与"人文"之统一与融合,仍然是一个远没有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11,(19):130-131
本书从世界视野和人类发展总体进程,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道路的先进性,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民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四个角度,清晰概括了中国道路的丰富内涵,以慷慨苍劲的史诗叙述.礼赞了中国共产党90年光辉征程,正面回答了国内外思想界和理论界争论和关心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5.
南文化 《江汉论坛》2007,26(9):68-72
当代美国著名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施沃伦认为,充足的物品生产和高技术等是休闲的社会基础.现今,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自我发展,物品生产和服务是第二位的.休闲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新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新的雇佣和生存方式,是与传统劳动不同的新型劳动形式,是与传统劳动神圣观念有别的全新价值观和新文化,休闲标识社会结构的新变化.休闲从内容上讲就是为共同体服务的公益活动,自我实现的公益活动是理想的休闲.休闲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由满足于对外在物质世界的占有,转变到努力追求内在精神即内心和谐与闲适.休闲社会是值得追求的理想的和谐社会.我们认为,休闲是值得提倡的,但必须注意其条件性;施沃伦的休闲思想有忽视落后国家的发展权的嫌疑.另外,休闲应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96.
胡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孜孜以求他心目中的“科学” ,他所倡导的“科学”有着自己的文化内容 ,并含有他个人的理解。这便构合为他个人文化的基本核心。他的“实验”观点是他建设“科学”的现代文化的基石。  相似文献   
97.
赖勤芳 《天府新论》2005,13(6):120-123
"生活艺术论"思想是林语堂人生哲学观的体现.作为一名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林语堂面临着中西文化选择的强大压力,生存的困境促使他通过独特的生活方式进行诗意的反抗.他提出的"新文化"观就是要赋予中西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人文内蕴和现代意义.他也正是借文化这一平台来揭橥纷繁的人生真相,并作为其个人在复杂的现代性境遇中的美学立场和生存态度.  相似文献   
98.
新文化派提出"全盘西化"说,是为了同封建复辟势力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斗争.它不但打击了封建复辟势力,而且移植了大量的资产阶级先进文化,达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当然,"全盘西化"说表现了新文化派对东西方文化都缺乏正确的认识,也导致一部分国人妄自菲薄,缺乏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99.
南洋地区华文新文学是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在海外的第一个文学分支,也是滥觞时期的海外华文新文学的第一个文学实体.它的萌芽、诞生,不但成为20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成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起点;而且,从文化与美学的角度来看,它也为20世纪现代华文文学新的文化传统及多元化美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自己独特而又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00.
肖向明 《晋阳学刊》2006,11(5):103-109
在科学逐渐昌明、现代意识勃发的“五四”社会趋势下,“鬼”文化在现代文化中的遭遇、现代作家新的文化态度以及表露于启蒙与审美不同层面的文学纠葛等话题对传统民间文化的“现代”生存都是富有探讨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