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50篇
社会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1 毫秒
31.
语言文字规范化是现代汉语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从新词语产生的原因、特点入手 ,深入分析了新词语产生过程中的民众因素 ,提出了对新词语规范的意见。  相似文献   
32.
新闻英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在词汇的运用方面有以下特点:形象化词汇与口语俗语的运用;缩写词和简缩词的运用;名词、地名、建筑物名称的借用;小词、短词的运用;外来语的掺用;科技、商业、体育运动用语的借用;新词语的创造和运用等。  相似文献   
33.
了解公文语言在词语运用方面的特点,是正确划分语体、正确运用公文语言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通过研究,指出公文语言在词语的运用上,沿用了传统公文词语,借用了其他语体词语,吸收运用了新产生的词语,化用鲜活的熟语,形成了鲜明的语体特点。  相似文献   
34.
鲁捷 《理论界》2003,(6):51-52
曾经听到有人这样说“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人类生活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将成为必然趋势,今天我们所习惯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都将因此而发生巨大的改变。……”。的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与更新,网络世界正向我们扑面而来,每时每刻我们都会不断地感受到网络正渗透到  相似文献   
35.
手机短信息的普及应用不仅催生了一批新词语,其文本从主题到语言更有其鲜明的个性特色。这些特色从文化的角度反观,既有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当代文化的反映,更多地体现了非主流阶层普通民众特别是年轻群体的价值观及其生活情态。从某种意义上讲,短信息的流行是一次民俗文化的大繁荣。  相似文献   
36.
吴慧 《殷都学刊》2014,(2):108-110
当代汉语新词语丰富了汉语词汇,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但部分新词语过于哗众取宠,标新立异,对汉语词汇系统和人们的交流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尚待规范。本文分析归纳了汉语新词语在创造和使用过程中的不当取向,分别从语言工作者、媒体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提出如何对待和防范新词语中的不当取向。  相似文献   
37.
词汇是语言中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系统,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及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的变化,许多新词新语应运而生.试图从讨论科技新词语的构词方式入手,对英汉科技新词语的构词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探析英汉两种语言科技词语发展变化的大同小异,即既有明显共性又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8.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类词缀不断增多,派生式新词语大量涌现,语言接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动因。语言接触对于汉语派生构词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外来音节语素化后演变为类词缀;外来类词缀的引进;促使汉语原有类词缀化等。其中,英语作为一种强势语言对于汉语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9.
现代汉语新词的人文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出现的汉语新词有着丰富的汉语人文因素和汉语文化内涵。汉民族传统文化熏陶下形成的审美心理、思维定势、风俗习尚、价值观念影响到新词的形式选取、词义翻新、再生构建和功能变迁等诸多方面。汉语文化对新词的淘滤极富社会性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汉语新词的存亡。当然 ,在新词层出不穷、大量涌现的同时难免夹杂语言渣滓和语言垃圾的出现 ,语言政策和法规扫除了不良词语 ,起到了规范汉语新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新词语修辞造词分析日益彰显出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但修辞造词理论基础薄弱,修辞造词分析模式尚不成熟,导致以往的修辞造词分析存在不少问题。问题主要体现在对修辞造词法和其他造词法以及修辞造词的具体构成没有做出明确的区分。针对这一现状,建立以全部修辞方法的分析为对象和基础的分类体系十分必要,采取"辞格+非辞格"的分析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