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54篇
  免费   513篇
  国内免费   130篇
管理学   1194篇
劳动科学   72篇
民族学   246篇
人才学   286篇
人口学   64篇
丛书文集   4774篇
理论方法论   1035篇
综合类   9113篇
社会学   1329篇
统计学   184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67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356篇
  2020年   333篇
  2019年   317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297篇
  2016年   367篇
  2015年   627篇
  2014年   1209篇
  2013年   1023篇
  2012年   1274篇
  2011年   1415篇
  2010年   1369篇
  2009年   1420篇
  2008年   1445篇
  2007年   1194篇
  2006年   1019篇
  2005年   915篇
  2004年   684篇
  2003年   605篇
  2002年   529篇
  2001年   473篇
  2000年   353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屈原的祭事诗《九歌》具有深婉的人情美 ,其中的人与物、环境与神灵的关系和谐统一 ,展示了别具一格的自然美与瑰奇温情的神灵世界。而这种人情美的构筑 ,与春秋战国时代“以善为美”的道德伦理哲学及屈原“美政”的社会政治理想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 ,《九歌》的永久魅力不仅在于外在的形美、境美、事美 ,更在于其深层的“善美”。  相似文献   
52.
论企业公共关系促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关系促销策略是企业在进行产品(服务)促销活动中常采取的有效的手段,它能改善企业与公众的关系,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53.
论高校科技新闻的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写高校科技新闻要注意几点问题 :力求科学、真实 ,增强科技新闻的可信度 ;选好报道角度 ,增强科技新闻的可读性 ;优化语言结构 ,增强科技新闻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54.
传统的新闻写作形式从产生、发展、形成与延续至今已有百多年 ,在全球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 ,传统的新闻模式已适应不了信息大流量对表现形式的需要 ,它必须与时俱进 ,进行创新。文章系统地论述了时代变迁对新闻表现形式的客观要求 ,构画了新闻形式创新的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55.
工程是人们利用现有的生产要素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和成果的总称,是人类某种需求的物化。我国工程建设需要树立新理念,特别应当克服重技术因素、经济因素和重短期利益而轻视和忽视综合效益、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的问题。工程领导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都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哲学思维水平,运用哲学思维指导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56.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新闻舆论监督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新闻真实性原则最基本的三组表现形态出发,探讨了搞好舆论监督的基本准则和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7.
甘蓝 《现代交际》2004,(8):34-35
澳大利亚新闻集团总裁鲁帕特·默多克,是当今无可争议的世界传媒业的龙头老大。他的影响力遍及整个世界。他从澳大利亚的一份地方报纸起家,奇迹般地建立起了一个空前的国际传媒帝国。在美国,他拥有众多的报纸、杂志和广播电台。美国最大的出版公司、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和家喻户晓的20世纪福克  相似文献   
58.
随着网上越境数据流的增加 ,异域文化冲击越来越明显 ,伦理认知冲突在所难免。本文通过对网络伦理中两个最具影响力的黑客伦理和虚拟伦理的论述 ,说明网络伦理以其独特的形式发挥着作用 ,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 ,使长期上网的人们很难把握住自己在物理空间的社会道德。所以 ,须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9.
张大为 《南都学坛》2007,27(1):63-64
随着世纪之初,中国诗坛理论研讨和创作新质的出现,“诗歌与道德伦理”这一古老的话题,已逐渐成为一个热点。然而,值得指出的是,“诗歌道德伦理”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话题为何要在这一时期出现?它是如何接续以往的诗歌历史并浮出历史的地表?为了能够将这一现象进行更为清晰的分析,并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我们相继邀请了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任教的老师,以及曾在中心就读的博士,开展了一次关于“诗歌道德伦理”话题的研讨。其间的文章,除了以直接切中论题本身的方式展开论述外,还包括诸如诗歌道德的承担及其层次内涵,以及在回顾新诗历史发展的基础上,“诗歌与道德”的现实意义,等等。我们期待这些文章在较为全面地把握历史与现实的前提下,将此问题的研讨导向一个更为广阔、深入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60.
在价值诉求多元化的今天,哲学是否还能应对"什么是正确的生活"这一基本伦理问题呢?根据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伦理观之见,"差异性"或"多元化"内在地是现代性的一种特征.与此相应,"什么是正确的生活"已变成了一个开放的问题.任何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判断的道德原则都应当包含合目的的、善的以及公正的三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