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72篇
社会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校内实践教学体系是新闻专业整个实践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新闻意识、职业技能以及顺利进入专业新闻媒体进行实践的基础。建立一个切实可行、具备良好评价机制和保障体系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是推动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2.
主持人语     
在新学科的发展与新研究方向的拓展中,将原有学科、学科分支的研究与其他的研究相互结合而形成新的研究方向的情况,在各个学科的研究中并不罕见。叙事学学科的发展过程也体现出了这样一种学科交叉、化合的现象。如今,在新闻学、历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法学甚至哲学、政治学等领域都出现了所谓的"叙事转向",而叙事学向其他学科渗透的现象也非常明显地出现在当今的  相似文献   
103.
08年初夏,与广告没有半毛钱关系、新闻学专业的我.机缘巧合误打误撞地进入了全国性广告业行业组织。原因只有一个——单位离家近,这对于家在北京郊区又渴望在市区工作的我,是一个两全选择。于是,开始像经人介绍对象一样,开始与广告“结缘”。  相似文献   
104.
略论编辑出版类专业学科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闻出版类专业在本科教育阶段主要有(按历史长短排)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编辑出版学专业和网络传播专业.新闻学专业的培养要求是以纸媒体为重点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则以广播电视媒体为重点培养新闻传播的能力.比较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和北京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学科定位,前者跨广播电视学和新闻学两个学科,后者则依托新闻学学科.  相似文献   
105.
虽然中国早期新闻曾经借鉴中国古典文学的写作手法,但是,当新闻学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传入而日臻完善时,又反过来对中国近代文学叙事方法产生了影响。其显著特点就是中国近代小说家对记者角色的自觉认同和记者式新闻叙事方式的积极采用。当然,这些影响也不免带有一些负面作用,那就是降低了近代文学的艺术水准。  相似文献   
106.
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中国新闻学是因应国内外天翻地覆的新局面,还是停在二三十年前原地踏步,已成为关系重大的问题。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改革开放"新时期"一度激活新闻学的生机和活力,如今文化自觉"新时代"更为新闻学及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敞开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本文提出新闻学与新闻传播学、中国学派、新闻与传闻、普遍性与中国特色、普世化与中国化等若干问题,以期对新闻学的现状与未来"阐幽发微",略论一二。  相似文献   
107.
中国新闻学建立者通过翻译新闻学著作与著书立说两种形式,将日本实益主义新闻观引介到中国,使其成为中国新闻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实益主义新闻观的引入,为中国新闻学注入了新闻伦理要素,推动了中国新闻与言论的分离与新闻事业的职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8.
王晓华 教授     
王晓华,1964年生,吉林辽源人。1987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社会学系,1989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新闻学博士学位。2007年受教育部委派到日本电通公司研修广告,并从2008年起担任中国教育部与日本电通公司合作培训中国广告教育人才项目的专家顾问,协助该项目在中国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9.
从新中国新闻学的演进脉络考察其知识图谱,以探寻新时代新闻学及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的路线图。七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新闻学也经历了从"人民新闻学"到"现代新闻学"的变迁,学科理论的主轴从"政治"转向"科学"。与此相应,新闻学已从社会动员与政治运动的一整套有机经验,蜕变为正规化、职业化、学院化的新闻知识生产。如今,这一制度化并日渐内卷化的"现代新闻学"也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为呼应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使命并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重思"人民新闻学",超越"现代新闻学",寻求守正创新的一种整体性方案——中国新闻学。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