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72篇
社会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晚近市场导向新闻学的驱力,使得思索"好新闻"的意涵不再仅是依恃新闻价值的判断,其中还涉及所谓"编业合一",本研究以深度访谈法,访谈《联合报》新进地方新闻从业人员,指出在自我定位上、新闻专业意理上、对于市场导向新闻学的看法上,新进地方新闻从业人员认为,市场导向新闻学并非是由单一媒体所引起,市场导向新闻学像一个漩涡,它牵动了诸多新闻定义,包括过去传统强调人、事、时、地、物的新闻写法已不再适用,"故事张力"成为市场导向新闻学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2.
冯列山是第一个获得新闻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是新闻学研究德国的源流在中国的代表人物.抗战时期他在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领域颇多建树.不同于当时的留美新闻学者多关注于新闻实践应用领域的探讨,他对新闻学研究更注重对新闻学元问题的学理阐发.但这种德国式的新闻学研究和教育模式,在抗战救亡的大环境下,并不能因应抗战对宣传人才的需求,因此没有形成影响力.  相似文献   
93.
基本简历:石义彬,男,1955年3月出生,湖北随州人;现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教材《西方传播学理论评析》首席专家、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网络文化协会副会长、武汉动漫协会常务副会长、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相似文献   
94.
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和重实践轻理论两种认知误区.建构地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注重实践教学基地的多类型与多层次,强化专业实践的多元性与连续性,加强媒体实践平台与学校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以CSSCI中2000~2007年度的引文数据为基础,计算出新闻学与传播学类学术期刊的H指数,并从H指数排名与被引篇次和影响因子的对比中分析H指数在评价学术期刊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列出Hirsch核心论文和其年代分布,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96.
2008年我国新闻实践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集中表现在信息公开与社会开放、新闻价值理念的提升与报道机制的创新、大传媒格局初步形成三个方面,进而分析了多元格局下传媒理念与体制变革的原因,最后阐明这种突破性进步带来三组关系的调整与变化,即:政府、媒体、公众三者关系的平衡;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区分的调整;危机传播与形象建构关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97.
新闻学的视角探究伤痕文学出现的历史意义,主要有:伤痕文学具有新闻的宣传意义和揭露功能;伤痕文学充分吸收了新闻报道真实性的特点;伤痕文学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真实信息的迫切要求;伤痕文学的出现加剧了文学的新闻化和事件化。  相似文献   
98.
对我国媒体气候报道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气候变暖带来的全球性影响不断加深,世界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的日益提高,我国媒体的气候报道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各类媒体从气候报道的数量、报道的主体到报道模式都取得明显进步,在表现手法上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本文在总结媒体气候报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气候报道的作用和价值属性,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路径.  相似文献   
99.
从学术史视角考察,中国的新闻学研究有两种取向,一是向外转:以关注新闻的社会政治功用为中心,并渐成为主导方面;另一个向内转,即探讨新闻本体的专业理性传统,于新闻学科建设而言具有基础意义。《东方杂志》中的新闻学研究可作为后者的代表。该刊相关文献的研究涉及新闻学科中的报刊、广播电视、各国新闻事业、新闻教育等众多方面,在新闻学研究的材料、原理、问题域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0.
21世纪,新闻界面临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与中国的行将“入世”所带来的动荡与变革,这种动荡与变革对新闻学教育提出了改革的要求。本文从观念更新、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与科研、师资选用、教学手段、生源等方面分析了新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提出了新闻学教育应把握并紧跟业界形势变化,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细分专业,合理设置课程,加强教材的科研工作,尽量选用既受过系统新闻教育又有一定新闻工作实践的师资,更新教学手段,调整学生来源等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