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81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530篇
理论方法论   69篇
综合类   2037篇
社会学   122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大同方言“舒声促化”与轻声音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大同方言中存在的舒入两读字进行了分类,并对这些舒声字读为入声后其韵母的音色变化进行了分析。这些字的共同特点是音长变短,一部分入声字的喉塞音韵尾【】逐渐消失,与普通话的轻声音节一致,另一部分字还将继续保留喉塞音韵尾【】的特点。  相似文献   
32.
永登县历史悠久, 是通往河西走廊的门户。在历史上, 永登汉族与当地的藏、蒙、满、回等少数民族长期杂居,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方言。本文从语音、语法的角度, 对当地汉语方言中的少数民族语言现象进行了论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33.
舟山方言俗成语修辞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俗成语与其他熟语一样都是汉语词汇中富有特色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从某一方言俗成语的角度来探讨汉语俗成语的修辞特征应该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舟山方言中俗成语不仅数量较多、结构灵活、韵律和谐,而且其语义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同时又富有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34.
通过与普通话“造”的对比分析,本文详细描述了东北方言动词“造”的语法及语义特征。文中着重指出其在语法上的独特性:状语、补语、宾语的类型复杂;通常用于完成时态;不能用肯定否定重叠的方式表示疑问。并阐述了其在语义上的丰富性,如义项大致可分为三类,修辞效果突出及对宾语、状语、补语具有语义上的选择。  相似文献   
35.
代词是一个小家庭--为数不多的封闭性词类.代词虽小,也是一个系统,在口语中又是最常用的基本词汇.在人们的相互交往,邻近方言里不同代词往往可以彼此兼用并行,但在偏远的山区,它又往往保留很古的说法.介绍塘渡口话的代词系统,弥补邵阳方言代词研究的空白,今后以此为起点,铺开对邵阳方言各地区介词的全面研究.  相似文献   
36.
美国黑人文学是世界文学百花园中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本文从美国社会历史背景着手,探索黑人文学的沿革,分析其作品中所表现的政治与宗教两大主题,研究其独特的方言特色。  相似文献   
37.
广州话是粤方言的代表语。广州市郊区居民的口音跟广州话标准音略有出入。本文只例释广州东郊的乡音特点。广州市东郊已建成了天河体育中心,从东山到天河、石牌直至东圃、黄埔,工厂、商店、民居新楼林立,广州市中心显现东移之势。东郊一带青少年口音迅速向广州话音靠拢。揭示大城市郊区方言特点,有助于研究广州话形成的历史过程和促进方言向普通话靠拢。  相似文献   
38.
关中语言是汉语中一支很古老的方言。周代“雅言”即镐京话,是有典籍可考的第一个汉族通语,是关中方言的源头。  相似文献   
39.
研究方言是研究地方文化的一把钥匙,而各地方言中饮食语言又各具特色,从饮食语言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地方饮食文化,还可以透视出地域文化的特色。文章通过分析武汉方言中的饮食语言来探讨其中体现的武汉文化。  相似文献   
40.
普通话作为汉民族的共同语,已经全面适应了我国的社会发展,汉语规范化也已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汉语的国际推广正在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在这种“推普”的浪潮中,汉语方言是否会走向消亡?同时,汉语国际化走向究竟是虚是实?针对当前的这些热门话题,本文就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1.从闽台文化的历史传承解析方言存在的价值。2.从方言与共同语的互为依存关系深入论述方言存在的理由。3.从现实社会发展推定普通话必将走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