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76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103篇
管理学   6425篇
劳动科学   226篇
民族学   198篇
人才学   567篇
人口学   115篇
丛书文集   2470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382篇
综合类   7035篇
社会学   1033篇
统计学   698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305篇
  2015年   586篇
  2014年   1510篇
  2013年   1449篇
  2012年   1571篇
  2011年   1644篇
  2010年   1424篇
  2009年   1938篇
  2008年   1423篇
  2007年   1044篇
  2006年   868篇
  2005年   846篇
  2004年   639篇
  2003年   658篇
  2002年   543篇
  2001年   435篇
  2000年   308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0 毫秒
31.
试论近中国茶馆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力 《东方论坛》2002,(3):42-46
在近代中国 ,茶馆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 ,并承担着广泛而又复杂的社会功能。茶馆与民众的经济生活相关联 ,也是民间纠纷调解的重要场所。同时 ,作为一个公众活动的场所 ,茶馆也是民间社会信息传播的集散地 ;民众在茶馆中表达自己的见解 ,也使得茶馆成为一种控制舆论的力量。茶馆的这些功能是近代民间社会内在运作逻辑的体现。  相似文献   
32.
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观念的束缚 ,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普遍存在忽视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缺乏价值链分析、成本内部控制滞后等问题 ,它严重地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妨碍了企业发展。因此 ,应采取激励科技创新、树立成本效益观念、研究成本的系统管理、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等措施对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3.
在对已有公司治理理论评述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产权特征和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两个方面,论述说明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将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主体。提出谈判控制理论,以资本剥夺程度的强弱作为衡量谈判控制力大小的依据。对非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无论是谁侵蚀谁的利益都必须纳入“公司治理”范畴;应以两者是否在谈判控制的平等合约内建立作为判断是否侵权的标准;认为判断控制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应该是专有性大小。提出分类治理的理念,得出对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的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34.
当质量过程呈现自相关现象时,残差控制图是解决其控制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与常规控制图相比较,两者检测性能有很大不同.本文应用检测能力指数和平均链长两种衡量指标,评价了质量过程为AR(1)的残差控制图对异常状态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35.
36.
文章通过对我国魏晋时期著名思想家、音乐家嵇康《声无哀乐论》中音乐的本体与本质、音乐与情感、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及音乐的社会功能等问题的分析论述,结合我国音乐理论界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观点,对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做了进一步探析。  相似文献   
37.
38.
民俗文化的轨范性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其对民众心理上、观念上的影响和制约 ;二是其对民众行为、实践的规定和控制。民俗文化轨范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重视民俗文化的轨范性特征 ,发挥其规范功能 ,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9.
见义勇为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乎所有的法学教材和论文认为 ,见义勇为是无因管理的特殊类型 ,二者关系是种属关系 ,笔者对此提出了质疑 ,并对见义勇为与无因管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 ,得出了见义勇为具有公法性质 ,在保障见义勇为行为人的权益时 ,应体现国家和政府的相应责任 ,并论证适用民法中无因管理制度无法保护见义勇为行为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不利于鼓励见义勇为行为。因此 ,强调国家和社会的相应责任 ,完善社会救助立法来保护见义勇为行为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0.
网络虚拟社会伦理问题的成因与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建设的发展 ,一种新的社会存在形态——虚拟社会正在浮现。虚拟社会的本质特征是虚拟性。虚拟的本质就是“数字化”、“符号化”。虚拟社会区别于现实社会的虚拟性等特征 ,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这些问题的爆发 ,既与网络技术及其运行的不完善有关 ,也与网络中人性的异化有关 ,还与网络外部的社会根源有关。对虚拟社会中的伦理问题的克服与控制 ,首先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理性的思考与阐释 ,以认清问题的实质。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网络技术进行道德关怀、整合传统伦理资源 ,来矫正网络技术发展的价值导向 ,形成网络时代的新道德 ,实现人性的全面发展 ,最终实现网络虚拟社会伦理问题的终极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