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8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255篇
劳动科学   89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82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588篇
理论方法论   96篇
综合类   1499篇
社会学   196篇
统计学   10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3 毫秒
991.
从心体的内涵、心体的存在状态和心体所表征的境界看,阳明四句教的首句"无善无恶心之体"也是阳明立足儒门、融摄道家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992.
20世纪90年代郭店和上博的出土竹简为重新审视中国思想文化史提供了崭新的文献依据,但迄今为止,利用郭店和上博儒家文献的研究尚多局限于先秦。以往学界流行的看法多认为宋明理学诸多观念是佛教影响的产物,对于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之间的一脉相承多有忽略,甚至认为宋明理学偏离了先秦儒学的精神。对此,文章运用郭店和上博的有关儒家文献,将宋明理学和先秦儒学关联起来考察,具体论证了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在"性"、"情"和"无"这三个重要哲学观念上的连续与一贯,揭示了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之间的内在连贯性,既扩展了郭店和上博儒家文献的应用范围,也对以往过于重视宋明理学中的佛教因素而忽视其中先秦儒学固有内容的倾向有所补充和修正。  相似文献   
993.
张祥龙 《河北学刊》2006,26(3):14-22
海德格尔与孔子都意识到终极真实无法被述谓式地表达,但他们都不认为这种“不可言”穷尽了语言的所有可能。对于他们,艺术、特别是诗,有一种原发的言说能力,或者说是开启真理和显示前述谓的含义的功能。本文先从分析哲学家对于海德格尔的看法讲起,以展示“语言的界限”在当代西方哲学中的不同含义。然后分别分析海德格尔与孔子如何从“终极不可被言”的认知进展到“诗为言之源头”的观点,其中特别着重“无”或“敞开处”对于海德格尔、“兴”对于孔子的关键意义。最后是两者的直接对比。  相似文献   
994.
詹姆逊的后现代理论丰富而深刻,他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主要有文学无深度感、文学创作的拼凑法、文学语言为精神分裂式的。本文仅就其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探讨,旨在揭示这种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对中国学界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我国无因管理立法方面存在不足。借鉴目前世界上主要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在此方面的立法 ,我国在制定民法典时 ,应汲取国外的立法经验 ,对管理人的通知、管理、报告、损害赔偿等义务加以周全地规定。对于管理人的权利 ,我国现行法律上有规定 ,但在对损失赔偿、负担债务偿还请求权方面的规定还有欠缺 ,需在制定民法典时完善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从佛教的“阿赖耶识缘起”论的特质入手,论述了佛教的“唯识无境”论对美学意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王才勇 《学术研究》2022,(5):142-151+178
艺术形式创制有其现实关联,即从出于物。物有形也有体,形来自人对物的把握,体则来自物本身。唯有有体,呈现体性和体相的形才是即物的,才会给人以实感。西方艺术,无论是希腊—文艺复兴传统,还是现代主义,艺术形式都是有形有体的,因此写实,呈现出确定性;中华艺术则相反,形式创制是有形无体的,因此不写实,没有确定性。形是一切艺术作为感性文化必须具备的,否则形式便无从感知,艺术也就不复存在。但是,体则不是艺术形式所必需的,一个无体之形依然可以诉诸感官。体与个体性相连,无体之形虽能感知,但已不再系之个体存在。西方艺术由于有形有体,感知便是个体性的,不可复得,无以共享;中华艺术由于有形无体,感知便是非个体性的,是在共体层面发生。所以,形式的有体无体展现了中西艺术的分水岭所在。这是从中西艺术面临的与现实关系这个共有问题出发,由不同即物方式得出的一个认知。  相似文献   
998.
《申报》是近代中国创设较早,历时最久的报刊.其创刊不久,即对"杨乃武案"进行了长达三年多的追踪报道.在对"杨乃武案"的报道过程中,《申报》始终秉持"真实无妄""靡不毕载"的报道原则,从而使其在刊载内容上较之传统官报更为广泛.除了秉持"有闻必录"的报道与刊载,《申报》还对于"杨乃武案"审理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司法弊端与官场陋习给予揭露与批判,彰显了其作为社会舆论的立场,充分发挥了近代报刊媒介"开启民智"的功能,标志着中国近代报刊媒介素养的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999.
“基本解决执行难”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后,下一阶段的执行工作应当以实现“切实解决执行难”的最终目标为一切工作的指南与导向。“切实解决执行难”对执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应当分别通过“权利外观原则、共有财产的区分、财产取得的时间范围、财产的可执行性”、“财产查找能力的提升、财产申报的询问听证、恶意逃避执行行为的制裁措施”等手段明确“无财产可供执行”与“穷尽财产调查措施”的认定标准,构建附期限的终局性退出机制,进一步构建与完善个人破产的相关制度,使实践操作得以具体化、规范化,以期对“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的实现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00.
科技人员是科技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当前,新生代员工已成为科技企业职场主力,但具有与其他群体不同的特质。基于社会交换理论,选取无边界职业生涯态度为中介变量,对224名科技企业“85后”新生代员工进行调查,并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探索科技企业组织社会化策略对“85后”新生代员工留任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组织社会化策略对新生代员工留任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无边界职业生涯态度在组织社会化策略对“85后”新生代员工留任意愿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态度对“85后”新生代员工留任意愿的影响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科技企业管理者应时刻关注工作环境对“85后”新生代员工职业生涯态度和留任意愿的影响,从而在“85后”新生代员工管理方面探索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