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53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27篇
管理学   625篇
劳动科学   54篇
民族学   141篇
人才学   286篇
人口学   47篇
丛书文集   2535篇
理论方法论   1501篇
综合类   4866篇
社会学   900篇
统计学   6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335篇
  2014年   604篇
  2013年   550篇
  2012年   664篇
  2011年   871篇
  2010年   812篇
  2009年   663篇
  2008年   882篇
  2007年   642篇
  2006年   556篇
  2005年   610篇
  2004年   540篇
  2003年   527篇
  2002年   413篇
  2001年   324篇
  2000年   334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5年   3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标志。战后日本右翼势力因其对《波茨坦公告》的错误解读和战后天皇制的保留,认为日本战败是"有条件投降"。尽管《波茨坦公告》是在美国主导下形成的,但在当时代表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共同利益诉求,无疑是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公告。虽然战后美国放宽了对日本的处置条件,最终导致惩治日本的不彻底,但不彻底不等于不惩处,不承认也不等于不存在,历史事实不容颠倒,  相似文献   
12.
高慧 《北京纪事》2015,(2):82-83
很多人第一次吃荞麦做的食品都是“舶来品”--要么是日式荞麦面,要么是韩式凉面。甚至很多人认为荞麦食品是属于日本的“专利”。其实,在中国食用荞麦已有600?700年的历史,古代由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荞面黑是黑,筋韧爽口能待客”,这是人们对荞面的赞美。荞麦在中国,尤其是在北方,可以制作成各种食品。荞麦面适口性好,做法有很多种,如炸酱面、热汤面、炒面、刀削面、剔尖、拨鱼儿,还可以包馅、蒸馒头、烙饼等。荞麦面看起来色泽不佳,但用它做成扒糕或面条,佐以麻酱或羊肉汤,别具一番风味。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荞麦的营养价值,各种荞麦食品也逐渐走进越来越多的人家。荞麦也摆脱了由面食主导的形象,荞麦米也开始被人们接受。  相似文献   
13.
14.
15.
《日本学刊》2020,(2):F0004-F0004
为促进中国的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加强学界相互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学刊杂志社自2013年已连续召开七届“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2020年8月将召开第八届。本届论坛将采取征文形式,欢迎国内外学者踊跃投稿。论坛征文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儒家学派的创建者是孔丘,儒学的核心思想是仁,而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在孔丘之前儒学核心思想的仁学已经出现了萌芽,如公孙轩辕的‘以仁德服天下’,伊尹的儒学启蒙思想,以及周公旦的‘敬德保民’都对孔丘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我们认为孔丘的儒学是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而成的。  相似文献   
17.
早年渴望进入北大深造 ,笃信佛学的青年——梁漱溟 ,以一篇哲学论文《究元决疑论》为媒 ,被破格聘为北大教授 ;初看破红尘几欲避入空门 ,然登上讲坛后却离佛归儒 ,经世务实 ;却又跳出儒家藩篱 ,汲取近代物质文明终成新儒学开山之祖。他一生思想历程极富多变传奇性色彩。他留下的学术成果至今值得后人参考。  相似文献   
18.
薛福成认为日本酷慕西法,中国当鉴之;日本骎骎相侵,中国当防之.中国防范日本需真自强、行外交和护朝鲜.  相似文献   
19.
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郁达夫留学日本近十载,十年的留学生活使他对日本这个民族有了深刻的了解.本文试图中从其<沉沦>三部曲中窥视郁达夫笔下的日本是怎样在文本中发生了"变态"作一尝试.  相似文献   
20.
中日大学生择偶心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入了解大学生关于恋爱和将来结婚的心理,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生观教育,本文通过对中日大学生择偶心理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中国大学生择偶心理具有“实惠型”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