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53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27篇
管理学   625篇
劳动科学   54篇
民族学   141篇
人才学   286篇
人口学   47篇
丛书文集   2535篇
理论方法论   1501篇
综合类   4866篇
社会学   900篇
统计学   6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335篇
  2014年   604篇
  2013年   550篇
  2012年   664篇
  2011年   871篇
  2010年   812篇
  2009年   663篇
  2008年   882篇
  2007年   642篇
  2006年   556篇
  2005年   610篇
  2004年   540篇
  2003年   527篇
  2002年   413篇
  2001年   324篇
  2000年   334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5年   3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明治40年(1907)5月,大仓书店印行了漱石的《文学论》。在《文学论》第一编第三章里,漱石使用了“非人情”一语。漱石这样给“非人情”下定义:“可称为‘非人情’者,即抽去了道德的文学,这种文学中没有道德的分子钻进去的余地。譬如,吟哦‘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其效果如何?诗意确实是堕落的,但并不能以此着重断定它是不道德的。‘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这也许是有失礼貌的,然而并非不道德。‘非人情’即从一开始就处于善恶界之外。……吟咏与人事缘分较疏远的、未混入人情的自然现象的诗,其中较多含有‘非人情’的…  相似文献   
992.
全要素生产率指资本、劳动及其他所有要素 所带来的总和的产出增长。本文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对近20年来日、美等发达国家各产 业的生产率进行了比较,并对日本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生产率低下及产业竞争力下降做了 分析,指出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强化产业竞争力、促 进经济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3.
日本企业开发国际市场的成功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博 《日本研究》2002,(4):42-45
战后初期 ,日本的海外贸易几乎完全中断 ,国民经济濒于崩溃。但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 ,日本发展成为世界贸易大国 ,商品市场也遍及世界各地。这与企业成功地开发国际市场有很大的关系。本文拟对其经验予以初步论述。一、以国内经济为基础 ,适时采用不同的发展形态 ,灵活多样地开发国际市场   2 0世纪 60年代后 ,日本经济进入了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高速发展时期。但是 ,由于当时日本工业生产技术比较落后 ,再加上缺乏发展重化工业所必需的自然资源 ,因此日本企业采取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以外补内”的“内向型”的国际市场开发形态 ,旨在先…  相似文献   
994.
995.
尚会鹏 《日本学刊》2007,(2):95-108
本文从“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出发,认为作为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的“缘人”,认知的参照群体不像中国人的群体那样具有恒定性,而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自我认知的文化机理是:“个我”与“群我”的融合;“表我”与“里我”的熟练切换以及序列、位置对于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这种文化机理构成一种“缘人”的“自一他协调”式的自我认知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亦有弊,在社会发生了较大变化的今天,日本人的自我认知模式也出现了变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996.
徐海燕 《浙江学刊》2007,(3):141-144
如何认识孔子“仁”的含义,学界众说纷纭。本文从孔子“克己复礼”和对春秋人物许以仁的评价中揭示了“仁”的事功含义。并讨论了“仁”的事功含义的渊源和对齐儒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一、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的正面效应 二战后,日本经济奇迹般地得到恢复和发展,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赶超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目标,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强国.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日本面临日元升值和能源危机的巨大冲击,但日本官民协调团结一致,通过技术革新,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成本,成功地化解了这些不利因素,使日本产业由"重复长大"型转变为"轻薄短小"型,日本在西方各国中最先摆脱世界性经济萧条,被誉为西方世界的"优等生".这就为其发展成为世界贸易大国、金融大国、债权大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8.
刘红 《日本研究》2004,(2):96-96,F003
20世纪的最后2 0年,国际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西方世界在70年代初结束了二战之后持续的黄金发展期,并陷入了严重的“滞胀”局面。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失灵以及该政策主导下的“福利主义国家”面临的各种问题,引发了新自由主义或新右派的兴起。80年代以后,在美国和英国  相似文献   
999.
石敢当—日本冲绳所见中国文化留存事物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宝元 《唐都学刊》2003,19(1):17-20
泰山石敢当是中国古代镇魔僻邪的习俗之一,它起始于唐代。有明一朝,这一习俗传入琉球,并在琉球发展演化,成为当今日本冲绳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印证了中华文化对海外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雪国》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代表作 ,这部“看上去平易 ,然而却非常复杂”1 的小说 ,一直是国内日本文学研究的热点。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分析《雪国》早有人在 ,不过分析的原型仅限于人物。按照弗莱的解释 ,原型乃是“一种典型的重复出现的意象”,是一种“可交流的象征”2 ,它可以是人物、主题、意象 ,也可是结构单位 ,只要它们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 ,具有约定性的语义联想。《雪国》是一部象征性极强的作品 ,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原型 ,对此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发掘、解析 ,以求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涵。  本文主要就三类原型进行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