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2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153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273篇
社会学   41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杨珍 《中文信息》2005,(11):50-52
贵州西部,在巍峨峻峭的大山里,保存着一种距今600多年的地方民俗——屯堡(pu)文化。屯堡民俗源于明朝朱元璋大军征南之后的调北填南策略。在征服了南边的前朝梁王之后.朱元璋为了长久的控制西南,在江浙广募兵士.让他们携妻带子远徙贵州.居住在各地卫所中.平日亦兵亦民.自己耕作土地,经过600多年的继承与发展。延续了近20代的屯堡逐渐演变成为了独特于周围众多民族(苗族、侗族等)的一种独特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62.
作为潮油历史上唯一一位文科状元,林大钦英年早逝令人扼腕。但向来对此诋毁之言颇多,却不实。近之论者也见有不负责任之说。林大钦短暂一生事亲至孝、对师友情真意挚,他早逝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的体弱多病和乃母去世过度哀痛。  相似文献   
63.
明世宗朱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崇道修仙皇帝。他所制定的崇道国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一系列修仙活动,影响着整个嘉靖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左右着文人的仕进之途,决定着众多朝臣的荣辱沉浮。明世宗崇道的最直接亦是危害最烈的后果即是时政的颓废。同时祭神修仙,所费无限,明代百余年富庶治平之业,荒废殆尽。明代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表现在宗教信仰上就是人们希望宗教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道教日益世俗化和民间化。在这方面明世宗崇道奉道的举措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4.
以中原核心文化儒学“染化”边疆少数民族,是历代封建汉族中央王朝实现政治大一统的一种重要的辅 助措施。明朝对其对于西北西南边疆统治安定具有特殊战略意义的今甘青川滇等边缘藏区的控御,正是充分运用 这一手段,使其在该地区的因俗与变夷有机结合,并取得较好的客观效果。  相似文献   
65.
佚名 《现代交际》2008,(11):27-27
上世纪20年代,上海"地皮大王"程霖生是个承袭长辈余荫的纨绔子弟,既花钱慷慨,好出风头,又喜欢附庸风雅。一次,张大千走进程家位于爱文义路的豪宅,见厅堂上挂满的名家字画,大多为赝品。张大千不但不说破,反而大加赞赏,并说:"程二先生,你收的字画,珍品很多,  相似文献   
66.
文艺思潮中关于古与今、继承与创新、保守与激进的论争是一个历久不衰的话题。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明屠尔诺与钦提奥的古今之争和发生在中国明朝的前、后七子的古今之辨,是其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我们通过"返回现场",探讨中西方文艺思潮中关于古今之争的真正原因,试图揭示这样一个基本的美学原理:不能简单地把传统与创新等同于错误与正确。不能用进步论的模式来否定传统,理性不可能从一个没有历史积淀的"零点"开始。只有深受传统的濡养,又不乏创新的激情,创造力才有其茁壮的"根"。  相似文献   
67.
庆阳在明清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至少七种府志,这些府志是各个时期庆阳历史文化的真实写照。由于保存不当,大多数已经失传,今天可以见到的只有嘉靖本、顺治本和乾隆本。这七种《庆阳府志》性质的志书是中国古代方志的一个构成部分,但长时间以来却不为方志研究者所知。分析其内容和写作特征,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古代志书的发展历程,丰富中国方志学史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8.
经历了明清鼎革的明朝遗民留下了丰富的关于明清易代的历史著述,在这些史著中,对死难女性的著录和书写成为引人注目的内容,高宇泰的《雪交亭正气录》就是其中的代表。该书为专记明清更替之际死难人物的传记汇编,涉及死难女性的著录共六十二篇,所著录的死难女性在出身阶层、内容等方面特点鲜明,同时对死难女性的模式化书写表现的也尤为明显。这种著录和模式化的书写一方面是缘于作者著述目的的需要而有意为之,另一方面则归因于作者受到了当时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髹饰录》极为典型地反映了我国古代手工造物的独到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精致尚古的审美观和敬业、敏求的工匠精神。它是中晚明装饰风和复古风弥漫的产物,是中晚明理论研究注重实证的成果,其中有西方人文复兴、科技革命的反响。《髹饰录》的贡献是划时代的,但作为四百年前的工匠著作,亦有其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和个人局限。  相似文献   
70.
史志有关陈锭记载多有抵牾,难以判断其正误。新发现的陈锭墓志铭,可纠正史志的失误之处,考证陈锭的生卒年代,明晰陈锭一生的事迹,了解与陈锭有关系的同时代的其它人物。章窥斑见豹,揭示明代中后期正直的知识分子坎坷的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