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杨权 《学术研究》2023,(2):41-50+177+2
清初名僧澹归今释创建别传寺推动了曹洞宗中兴,改变了粤北的佛门格局,也塑造了今释本身;而该道场的开辟,与托迹于丹霞的明遗民舍山息息相关。清初,曾为南赣巡抚的明遗臣李永茂与从弟李充茂因归乡路断而买下此山,并命名为“丹霞”。其后山上聚集了一个为数可观的遗民群体。顺治十八年(1661),今释以供养师祖宗宝道独和尚为由以偈乞山,而亦若居士姚继舜则以山酬偈。同年底,信仰佛教的山主李充茂在姚继舜等人的游说下写下《舍山牒》,把整个丹霞山都施予了佛门。遗民们之所以会放弃丹霞,是由于复明无望,而归路已通。而道德质量、文化修养、政治立场获遗民们认同,且在永历朝与李充茂曾为同僚,是今释成为丹霞山受施者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