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3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2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92篇
理论方法论   72篇
综合类   802篇
社会学   57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论宋人杂体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体诗源远流长,是一笔不小的文学遗产.本文从杂体诗发育较成熟的宋代切入,论述了来前和宋代的杂体诗,宋人的杂体诗创作理论,分析了杂体诗在宋代盛行的原因及影响,认为杂体诗是汉语言文字自身特征的充分体现和巧妙运用,它的部分作法确为"文字游戏",但其优秀作品却是艺术品,不必一笔抹杀.  相似文献   
72.
该文探讨元散曲与元杂剧的关系。作者认为 ,元杂剧作家普遍地位低下 ,以汉族作家为主 ;而元散曲作家贵贱兼有、汉族作家与少数民族作家并存。元散曲因与元杂剧拥有共同的套曲、部分共同的作者和演员 ,成为雅、俗文学、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学之间的桥梁 ,使元杂剧这一原本在民间流行的通俗文学样式得以进入元代的主流文学 ,促进了它的繁荣兴盛  相似文献   
73.
陕西出土与少数民族有关的古代印玺杂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陕西境内出土的近三十余方与少数民族有关的古代印玺进行了综合考述,认为这些印玺对研究中国古代官制、民族关系等有拾遗补阙之作用,并指出了前人在这些印玺研究中存在的错误,对于学者利用这些印玺资料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4.
《人才开发》2008,(3):5-5
一次简朴的学术盛会(摘录) 为纪念陈独秀逝世55周年,由中国现代文化学会陈独秀研究会、安庆市陈独秀学术研究会和江津市政协主办.中共上海党史学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中国革命博物馆、《炎黄春秋》、《史志研究》、《新潮》杂志社协办的全国第四届陈独秀学术研讨会.五月二十四——二十七日,在上海第二教育学院胜利举行。来自全国六十五位学者、代表,参加了第一天的纪念大会暨研讨会开幕式,是陈独秀研究会成立八年来历史上规模最盛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75.
春秋军事术数考述——以《左传》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是中国古代军事术数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祭祷、卜筮、天文气象占、梦占、诸杂占和祓禳、诅咒等术数被普遍地运用于军事中,使春秋战争表现出浓厚的术数性,并对其进程及结果常常产生深刻的影响。春秋军事术数的发展奠定了战国秦汉时期兵阴阳家的形成与大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76.
DDS的背景杂散信号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信号分析的方法,在对相位累加器进行等效的基础上系统地推导出了幅度量化误差(ROM舍位)对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频谱分布的影响规律。所得到的理论推导结果与有关文献给出的计算机模拟结果符合较好,进一步完善了DDS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7.
"三世说"是公羊学重要思想之一.董仲舒将鲁十二公按照时间远近分为所传闻世、所闻世和所见世.在董说的基础上,何休将三世发展成为社会进化的三个阶段:衰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社会由衰乱世向太平世发展的过程便是王化由鲁扩散到诸夏,再扩散至夷狄的过程.在<公羊解诂>中,何休将<春秋>众多书法纳入其三世说,如大夫卒日、大小国之别、夷夏之辨等.何休"三世说"深化了<春秋>王鲁、夷夏之辨等义理,促进了公羊学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78.
恒公七年<经>(118页):"七年春二月己亥."杨注谓:"此年仍建丑,……此实周正之三月,夏正之二月."按:杨注:"此年仍建丑,"此不误;又谓:"此实周正之三月,夏正之二月."则误矣.此年实建丑,所谓"春二月"实际应该是周正春三月,夏正之正月,殷正则二月矣.  相似文献   
79.
平飞 《船山学刊》2008,(1):100-103
《公羊传》注重“以义解经”,故多“非常异义可怪之论”。《公羊传》通过对《春秋》“立义”、“释义”、“明义”、“显义”、“取义”、“著义”、“断义”的考量提供了一个颇有特色的解答,充分突显了公羊学派所理解的《春秋》“义以为上”制作本原和“经世致用”实践本性。  相似文献   
80.
在对出土古文字的研究中,历来都是文字字形的研究重于相应词汇的研究。基于《春秋金文语料数据库》,在对现有春秋金文(可识部分)进行穷尽性的调查之后,离析出其中的量词,就其使用状况加以全面观照,并进行分类分析,归纳出其语法功能与语义特征,以显示量词这一词类在春秋时期的发展脉络,以及在先秦出土文字词汇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