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3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2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94篇
理论方法论   73篇
综合类   803篇
社会学   57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王凡 《中外书摘》2008,(10):35-39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联合国秘书长吴丹遂于10月26日起接连三次致电中国外交部长姬鹏飞,请中国迅速派出代表团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82.
83.
本文讨论典型的“夹心”式化合物二茂铁的结构,并从分子轨道和杂化轨道理论的双重角度来阐述其键合作用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84.
多媒体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技术环境,实现视听说的有机结合。多媒体环境下ESA模式中的不同组合适应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学内容及难度,其中对杂拼型的灵活运用能够根据语篇的内容有效弥补学生的图式.扩大的语料输入有助于帮助学生透过明示信息推理作者的真正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5.
张喻 《当代老年》2007,(12):23-23
1912年冬,梁启超从日本归来,在北京访老友夏曾佑时,夏正在书房读《春秋左氏传》。梁启超触景生情,便说:“我刚想起一上联,正好向你求偶。”接着朗声而道:“冬蛰庵中,夏穗卿研究春秋传。”(“穗卿”为夏曾佑的字)  相似文献   
86.
天问子 《老年人》2008,(9):36-37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包含了从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五百多年间我国北方的民间歌谣、士大夫作品,以及祭祀的颂辞。根据《史记》,孔子收集整理《古诗》,选取“可施于礼仪”的三百零五篇。《诗经》最初称作《诗》或《诗三百》,在战国晚期始称为“经”,并当作最权威的典籍被引用。所谓“子曰诗云”的“诗”指的就是《诗经》。  相似文献   
87.
胡安国为《春秋》作传,主张对夷狄乱华要膺惩,妥协投降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和平,背华即夷更是不可饶恕的罪过。在华夷之辨中,胡安国强调的不是地域与族群的差别,而是华夏和夷狄在文化上的差别。所以,他又以是否坚持儒家的君臣父子大义为标准来评判华夏与夷狄,体现的是胡安国动态的华夷观。  相似文献   
88.
唇亡齿寒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过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  相似文献   
89.
马国征 《中华魂》2008,(6):26-27
《炎黄春秋》2008年第2期上刊载了署名杨慎的一篇文章:《任仲夷同志的一幅珍贵墨宝》。文中引用了任仲夷写给作者的一段话:"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何乐之有?到头来还是其苦无穷。从根本上讲,人是不能胜天的。  相似文献   
90.
张捷 《中华魂》2008,(6):50-53
来信张捷老师:最近从《炎黄春秋》2008年第2期上读到一篇文章,说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临终前曾发出"警语":"我们所建成的,与我们为之奋斗的完全两样!"这篇文章便以这句话作标题,十分刺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