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2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82篇
理论方法论   61篇
综合类   563篇
社会学   45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中国长期农耕经济的熏陶,造就了中国人"依圣托古"的文化心理,这使得经典诠释在社会变迁与文化创新中扮演了特别重要的角色,也直接引发了中国经典诠释实践的早熟。历史上,在标志着中国诠释实践开端的三传对《春秋》的诠释中,人们对《左传》的诠释,多肯定其"传事"而批判其"不传义"。事实上,《左传》对《春秋》的诠释,是兼具"传事"和"传义"的。在战国社会由贵族政治向君主政治过渡的大背景下,《左传》作者通过从"尊君"到"重礼"的重建,从"尊王"到"民本"的辩证,以及从"灾异"到"尚巫"的复归等对《春秋》的创造性诠释,承担起了社会转型下思想转承和观念重塑的历史使命,也因此而成功地展现了其兼具"传事"与"传义"的创造性诠释风格。  相似文献   
22.
《吉陵春秋》刻意遵照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模型,移植了传统、属于过去的世界的古典文学符号体系,写实意味与难以捉摸的象征意义构成了小说的美学矛盾。小说通过互文、不断重写的文本,重复、循环的时间与事件,呈现出一个神灵死亡、人类堕落的罪恶世界,显示出作者对人世风情的生动还原之外关于罪恶、命运、人类存在深刻、沉重的思考。作者对原乡、古老中国的追寻与人类对救赎希冀交织在一起,最终以文字的异彩作为救赎,展现了亦真亦幻的美学中国。  相似文献   
23.
宋翔凤以为,孔子受命为素王,述《易》、《春秋》之“微言”, “微言”著见于群经之中,更集中体现于《论语》,故宋氏借诠释《论语》而申述《公羊》之张三世、通三统诸义。其三世说在三世异辞与三世进化的基础上特重太平世,以为孔子作《春秋》是为致太平,然不同于传统公羊家“文致太平”之说,而以太平世为实际,已然背离了《公羊》张三世说的基本内涵与意义。其论通三统,虽貌似沿承旧说,但又局限在礼制上说三统,这事实上完全取消了两汉公羊家通三统说中“以《春秋》当新王”这一最核心的观念。故宋氏之公羊学虽不乏有独到创见,但从另一面讲则颇失《公羊》本意。  相似文献   
24.
[提要]魏源从今文经学的立场出发,提出并系统论证了“《诗》与《春秋》一义”。依魏源,《诗经》与《春秋》均经过孔子编排,其中都寓有孔子之微言大义。这些微言大义是孔子基于素王的身份作出的,既有对“夷狄盛而中国微”之现实的回应,又有对“变周之文用夏之忠”之理想的建构。魏源“《诗》与《春秋》一义”说的提出,与道光年间四夷窥伺日深、中国失道民散的现实相关。魏氏意在通过存三代以上之心,行“师夷长技以制夷”之事,扶中国大厦于将倾。  相似文献   
25.
知止的智慧     
秦洪 《老年世界》2014,(15):1-1
东汉著名经学家马融想要给《左氏春秋》作注,但他看到已经有贾逵、郑众二人作注在先。于是,马融便找来他们的注解阅读。仔细读过之后,马融这才意识到自己不适合给《左氏春秋》作注,他这样评价说:“贾逵的注本精深而不广博,郑众的注本广博而不精深。既要做到精深而又广博,就凭我个人的水平,又怎能超过他们呢?”  相似文献   
26.
战友歌     
魏信伟 《老友》2009,(6):20-20
  相似文献   
27.
北魏史官崔鸿为北魏汉人世家大族,撰《十六国春秋》,书中纪年以东晋年号为纲,正统意识有违北魏官方正统立场,显示出在传统"夷夏观"的影响下,南北朝时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下的汉人士族在正统意识方面自有绳尺。  相似文献   
28.
刘亮程 《社区》2013,(32):51-51
在新疆塔城塔尔巴哈台山和托里玛依勒山之间,隐藏着一条300多公里的牛羊转场牧道,塔玛牧道。每年春秋季节,数百万牲畜浩浩荡荡走在这条古老牧道上。一群一群的牛羊头尾相接,绵延几百公里。这条与公路并行的宽阔的大牧道,由深嵌土中的一条条小羊道组成,蜿蜒穿过山谷草地。  相似文献   
29.
阿谁 《北京纪事》2010,(12):90-91
罗永年,1971年生,字仲玉,号长辉,又号日月轩,山东菏泽人,现居北京。自书、自诗、自画,诗书画作品多次发表在《工人日报》《中国社会报》《北京旅游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等报刊。  相似文献   
30.
《小城春秋》的艺术经验就是:把真实生活作为文学素材,在广泛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主动寻求批评,容纳各种意见,慎重取舍,化史入诗达到艺术精品。高云览的创作实践启示我们:正确处理生活与艺术的关系、继承与创造的关系、表达与修改的关系、创作与批评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