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2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82篇
理论方法论   61篇
综合类   563篇
社会学   45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从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的叙述不仅可以看到《诗》与《春秋》在时间上的前后承接,更重要地还可以看到它们在政治上所发挥的功能具有相似性.《春秋》取代《诗》而出现,意味着史已经从诗中分离独立出来.由《诗》到《春秋》的这种变化,意味着先秦史学的一种发展,而也正是因为先秦史学自身的不断发展以及史书所具有的鉴戒特点,孔子方能干《诗》亡之后以《春秋》担当王道教化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孟子对《春秋》事、文、义三个方面的叙述,可以发现先秦时期中国传统史学就已经奠定了大致的基础.而细究史所蕴含的这三个方面,因“事”而著“文”,由“文”而见“义”,传统史学似乎有以“义”为终归的倾向;然而“义”信必有待于“事”真,而“事”之不存,则“义”将焉附?“义”只有立于坚实的“事”的基础上,才能避免无限制的主观发挥与牵强附会.而《春秋》具体特殊的“事”与抽象普遍的“义”最终统一于“文”的载体,事、文、义之间各自存在着一种张力,三者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2.
屠本<十六国春秋>是依据残本、大量搜集相关史料而成的辑补本,不是杜撰的伪书.判断崔书是否亡佚有三个重要的标准,一是历代书目是否载录,二是历代著作征引情况,三是屠本与其他著述内容异同比较中找出证明残本存在的根据.崔鸿<十六国春秋>并未亡于北宋,直至明代中期仍然没有亡佚,现可找出其流传的基本线索,屠氏正是利用此残本辑补成书的.残本可能亡佚于明末清初.就屠本内容分析,其中部分内容未见其他典籍保存,这是残本保存至明中期,并是屠氏使用残本辑补的明证.  相似文献   
93.
《中华魂》2010,(1):48-52
来信《中华魂》编辑部的老师们: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我很爱读"忘年交书简"栏目的文章,因为它们能为我释疑解惑。最近我从《炎黄春秋》2009年第10期卷首读到一篇文章《重新启蒙: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反思》(署名余孚,随信附上复印件),感到困惑不解。  相似文献   
94.
李秋 《人才瞭望》2010,(4):17-17
当你须长发乱,路过理发店门前,看见这么一副对联:“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你一定乐意入此店修容整面。 有些理发店对联与时代的政治特色密切相关。相传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为理发店写过联语:“磨砺以须,天下有头皆可剃;及锋而试,世间妙手等闲看。”有些文绉绉的味道。  相似文献   
95.
作为首个中国民营资本独资经营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公司的经营业绩仍能在中国航空业保持领先地位,极具传奇意义。本文简介了春秋航空打造这一奇迹的措施,以及它维持低成本战略的尝试,对我国的其他企业极具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96.
97.
我国古代适用性设计思想具有一种完整的统合性特征,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设计观念为其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它包涵了以人为中心的实用性设计理念、以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的适应性设计理念、以人与社会关系为核心的服务性设计理念三方面的基本内涵,其包涵的文化价值对于当代设计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
两宋之际从王安石、周敦颐、二程、张载、邵雍到南宋朱熹、陆九渊等人,是文化思想上生机勃发的创造性时期,过此以往便进入了一个守成期。宋、元、明三朝,正反映宋学由形成、发展到衰落的一个周期。本文对此一周期中名家名著作一简要概述,以作为宋明经学主要成绩之检阅。  相似文献   
99.
宋代春秋学仰承中晚唐以来的新学风,舍传求经,引领宋学兴起。首先,史家的史著中大量注入尊王为核心的《春秋》精神,经、史趋于合流。其次,史家以表彰《春秋》尊王之旨为职志,赋予史学以强烈的政治功利主义色彩。第三,史家以《春秋》大义绳历代群史,司马迁改编年为纪传,刘知V作《史通》疑古惑经,皆受到激烈抨击。第四,《春秋》义例被奉为史家极则。史家发挥所谓春王正月之义,厘定年序,为宋廷争正统;效《春秋》书法,严格义例,彰显尊王之旨,严责臣节以重教化。第五,宋代春秋学家突出强调《春秋》的尊王理念而少讲攘夷,高唱尊王,鞭挞一切僭上乱名之举,造成舆论压力。史家皈依天理,共同推动史学走向理学化。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对 1 990年版《春秋左传注》残存的文字讹误予以纠正 ,并对文义注疏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