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3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86篇
民族学   70篇
人才学   24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401篇
理论方法论   155篇
综合类   2067篇
社会学   90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晚明时期的文化变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的本土文化资源。这一变动的核心是晚明士人自我意识的转变和文化人格的转型。晚明士人自我意识转变和文化人格转型的社会基础是明中叶之后日益高涨的市民文化运动 ,其思想基础是阳明心学的崛起。晚明士人的文化人格突出表现为“狂”、“隐”两种类型。它为当时的文化变革所注入的资源是个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32.
研究青年胡适留美七年 (1910 - 1917)的思想草创 ,“回到现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关注他声名鹊起的论辩演讲。从留学前期的热衷政治 ,到后期以及五四期间的选择文学 ,青年胡适走的路看似跨度挺大 ,其实这与他在青年留学生圈子锻炼的论辩演讲息息相关。而且 ,论辩演讲还促成了他“研究研究”的学术习惯 ,这就自然而然带动和丰富了青年胡适考据实证的训练 ,甚至促使其投身到具体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33.
论人类历史上的留学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学运动是人类不同文化间进行交流的重要形式,在人类文明史上,特别在世界近现代文明史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于文化差异、历史背景等原因,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历史阶段,留学运动的规模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在中世纪前后,各国间的留学交流是松散的、小规模的、时断时续的,政府间的留学生派遣还比较少见;文艺复兴以后,欧美诸国的留学运动以意大利为中心,人数有所增加,留学内容则以人文主义科学为主,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其人数、规模仍然比较小。资本主义扩张时期亚非各国的留学运动,以日本较为成功;特别是中国晚清的留学运动,人数众多,规模宏大,时间集中,地域广泛,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最大的留学运动,不仅给中国,而且给世界历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5高峰山     
高峰山位于蓬溪县北二十五公里,海拔547米,有“川中第一峰”的说法。此地是得天独厚的灵岳福池,曾是以道为主,兼儒、佛文化的送佛场,今是龙门正宗的道教活动场所。始建于初唐,续建于晚清,扩建于民国。是得国民政府众多元老崇敬的宝刹,受国内十八行省朝拜的玄都。  相似文献   
35.
司马迁与汉代经学之间有着复杂关系。汉代经学对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天人政治观、经学历史观、经学伦理观等层面。“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著述动机,集中反映出司马迁对汉代经学的整体性超越。  相似文献   
36.
南宋心学创始人陆九渊对传统经学采取尊重与怀疑的辩证态度,这是由他立学的宗旨和问学的态度决定的。他主张自立、自得、独立思考、大胆疑问,也因此形成了“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精神,创立了心学一系。象山经学可说是传统经学的心学化。其心学开一代学风,对推动中国学术的向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7.
清代乾、嘉、道、咸时代的今文经学,在政治哲学和学术思想两方面对古文经学展开激烈攻击。在学术上,清代中叶的今文经学家对《春秋》三传、《尚书》、《诗经》、《礼经》等儒家经典,以及中国经学史、学术史上若干重要问题,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识,并进行了大量论证。由于时代的变迁,清代今文经学在诸多方面均与汉代的今文经学有着明显的区别。清代中叶的今文经学对中国近代的学术思想也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8.
论晚明文人评点本的价值和传播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明是文学评点的鼎盛期和丰收期 ,不但汇评、集评的形式大量出现 ,而且形成了评点名篇为中心、各层次的作品均有评批的评点格局 ;这些文学评点具有很强的文本价值 ,一些重要的文艺理论都是在评点中形成、发展、流行起来的 ;同时它有一套调节接收者期待视界的传播机制 ,在提升传播速度、导引读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习近平总书记把新型政商关系概括为"亲"与"清"二字;"亲""清"优化了政商关系生态,促进了政商良性互动,有助于共建共享,促进了社会和谐,有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增进人民福祉;"亲""清"政商关系为我们科学的认识政商关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开拓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思想宝库.  相似文献   
40.
晚明士人“尊女”观集中体现为李贽“男女平等”说和士人“女胜于男”说。两者在其构建路径上都存在挖掘女强典范来对比男弱的思维取向。士人“女胜于男”说旨在彰显女性崇高的道德和行为,有从两性道德向日常生活层面拓展的过程,也是明代士人“尊女”观影响逐步加深的表现。李贽“男女平等”说是明代士人“尊女”观走向伦理纲常对立面的结果,亦反映出明代国家与社会思想领域动态统一被打破,社会思想独立性的凸显。对李贽“男女平等”说既不能脱离时代和历史发展去过誉和捧杀,也不能过于强调封建社会的本质而忽视其进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