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67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245篇
社会学   100篇
统计学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崔勇 《河北学刊》2006,26(3):114-117
宋代,佛教与官府财政的关系是时人颇为关注的问题。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曾巩与苏轼即为其中的典型代表。曾巩的挤压见解与苏轼利用佛教生财的主张,表面看似对立,但二人的主旨却是一致的,即通过对佛教资源的再分配,解决政府的财政危机。当然这一紧一松,与二人的性格和仕途经历有密切关系。曾巩的处事严谨与苏轼的放达宽容,曾巩的任职京师、编修史籍与苏轼的任职地方州府首长的经历,形成鲜明对照。  相似文献   
102.
文章利用2016年全国调查数据,通过观察意愿—意愿以及行为—意愿两种路径,实证分析了中国城市初婚女性性别偏好的代际影响。研究发现:父母对城市初婚女性性别偏好的代际影响存在同向关系,且与女性意愿孩子数量无关;公婆的代际影响只作用于一孩;兄弟姊妹性别结构对城市初婚女性的性别偏好具有显著的同向影响,另外,儿女双全原生家庭成长起来的女性相比较独生女更可能具有男孩偏好。研究结果揭示了在以一孩无偏好、二孩双偏好为主流意愿的城市女性中,仍存在着男孩偏好的空间,原生家庭父母性别偏好及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现有子女性别结构以及根据出生性别比指标30多年来的变化态势分类以及现居住地省份对女性性别偏好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3.
要命的嫉妒     
我认为嫉妒是大大地受着童年的不幸鼓动的。 一个孩子发觉人家在他面前偏爱他的兄弟姊妹,就养成了嫉妒的习惯。等他进入社会时,他便搜寻那侵害他的不公平。假如真有,他会立刻找到,假如没有,他用想象来创造。这样一个人必然是不快乐的。  相似文献   
104.
赵华 《东岳论丛》2019,40(10):164-170
20世纪中国现代小说兄弟伦理叙事主要在伦理的觉悟、阶级感情的绝对化和人情、人性的表现等维度展开,呈现出鲜明的时代色彩。一方面是思想启蒙、阶级斗争、市场经济等时代话语对小说伦理叙事产生决定性影响,另一方面是小说伦理叙事积极参与20世纪主流话语的价值体系建构。从五四时期到20世纪末,中国现代小说兄弟伦理叙事虽然在具体的表现形态上比较复杂,但整体上保持着与时代同构互动的精神内核和价值指向。一定意义上说,20世纪中国现代小说兄弟伦理叙事镜像式地折射出了20世纪中国现代伦理思想变革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5.
彭晗 《民族论坛》2009,(9):8-8,7
<正>仗鼓舞,欢快祥和;霸王鞭,粗犷大方;打花棍,铿锵有力;击渔鼓,古朴明快。一会儿"兔儿望月",一会儿"二龙戏珠",一会儿"明月戏蝉",一会儿"鹞子翻身"。走进张家界市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不管您是从哪儿来的客人,当地热情好客的白族群众都会给您献上丰富多彩的白族传统文化表演。  相似文献   
106.
在村里,“郝”并不是大姓,只有我们一族,上上下下不到五十口,但我爸在那里算得上一号人物。我妹妹出生后,爸妈因为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被各自单位开除,打了一年多散工后,我爸开始在镇办企业做采购员。1983年,国家的经济改革如火如荼,采购员正当其时,采购员是个统一的名号,干的活里也包括推销。我爸推销的是一种陶瓷配件,他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第一年的业务提成拿回家,吓得我妈以为是在做梦;第二年起了房子,邻居们看着地基说,郝老三是要把镇政府搬到家里来了;第三年建成了自己的工厂。  相似文献   
107.
颜菁 《金色年华》2014,(8):83-87
从《老男孩》到《父亲》、《赢家》,再到现在的《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从KTV怀旧歌曲《老男孩》勾起众人青春回忆,到《小苹果》洗脑神曲唱遍各大广场舞场地以及卖场,筷子兄弟的名字已经红遍了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08.
《东岳论丛》2016,(2):108-113
周氏兄弟早期的文学语言践行,并不是在一般层面建立现代白话文书面语,也不是倡导某种均质而系统的语言文字典范,而是深入到生命内核去相遇与绽放语言,展示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现代世界与生命体验,达到"思想性"与"文学性"结合。周氏兄弟所开拓出的文学语言是一种基于思想政治基质的高度心理化、精神化的深度文学语言,表明了一种鲜明而"欧化"的中国文学现代转型意识,使得现代白话文摆脱较为单纯的工具性存在,而成为具有自我独立价值的文学语言。  相似文献   
109.
李怡 《社会科学研究》2008,12(2):163-169
在中国近现代学人的留日史与现代思想发展史上,1912年前后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时问点,在此前后的留日学人受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影响有着不同的日本体验.此前的留日学人的日本体验其实就是日本社会文化的现实经验与建立民族国家这一中国目标的一种感性对话,而此后留日学人的日本体验则更多表现为日本社会的个人生存状态与留日学人自我的生存遭遇之间的感性对话.前期创造社作家群绝大多数是在1913年以后留学日本的.与梁启超、鲁迅兄弟等学人的"日本体验"不同,创造社作家更直接地陷入到了个人欲望的纠缠与挣扎之中.这一方面属于日本大正时期的"成金"刺激的结果,另一方面却也交织着个人生存的种种艰难与屈辱.以个人欲望为基点的日本体验构建了中国新文学作家精神世界中新的个人/国家的关系模式.这一模式,影响着创造社作家们自我实现、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方式,其动力、活力与问题局限都在其中.  相似文献   
110.
《当代老年》2009,(12):1-1
有一次,屠格涅夫外出,半路上遇见一个乞丐,伸着一只枯槁的手向他讨钱。 屠格涅夫赶紧去摸口袋,这才发现自己忘记了带钱包。 犹豫了片刻之后,屠格涅夫只好拉起乞丐的手用力握了握,说:“兄弟呀,实在是抱歉,我刚才走得匆忙,身上没有带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