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67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245篇
社会学   100篇
统计学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自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以来,金融危机距离现今已满三年,然而金融危机的余波仍未平息,全球经济仍然提振乏力,欧美深陷债务危机的泥潭难以自拔,成为了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主要担忧。  相似文献   
92.
梁山泊的事业蒸蒸日上之时,晁盖却中毒箭而死,学界由此产生了一种看法,认为宋江排挤晁盖,致使晁盖早死。但是在宋元水浒故事、杂剧和明代刊行的《水浒传》中,二人都是江湖结拜兄弟,是江湖兄弟结义的典范,并无任何隔阂。清初金圣叹在“金本”《水浒传》做了一些改动,使“宋江排挤晁盖”有一些依据,而这只是金圣叹纂改的结果,并非施耐庵的本意。  相似文献   
93.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看那满天飘零的花朵,在最美丽的时刻凋谢,有谁会记得这世界他曾经来过……”  相似文献   
94.
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侧重于表现苦难及苦难之中人的追求与犯罪。并把宗教信仰看作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他的创作尤其是代表作《罪与罚》和《卡拉马佐夫兄弟》都贯穿着浓厚的宗教思想,触及人类的灵魂深处。  相似文献   
95.
在北宋学术界,曾巩无疑是反佛排佛的代表人物,其精神堪比唐代的韩愈。和韩愈一样,曾巩是站在儒家立场上反对佛教的。但韩愈以儒反佛重在讲华夷之辨,视佛教为外来的、有损中华文化的思想而反对之;曾巩则把佛教和诸子百家同等看待,在中华文化的语境内品评儒佛两家的优劣高下,讲求其学理上的内外之分。曾巩反佛方式的变化既能显示时代社会的变迁和思想学术的转型,也表明了佛教发展的最终本土化。曾巩对佛教价值的评判还有着经济因素的考量,反映了佛教发展和经济活动之间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96.
《在酒楼上》除了明线、暗线,应该还有一条"隐线"。这是鲁迅在写作时无意识流露出来的内心隐秘,读者不能很清晰地看出来。这条"隐线"是:"兄弟失和"给鲁迅带来的强烈的被侮辱、被伤害的情绪,以及鲁迅对兄弟情谊的深深怀念和珍惜。  相似文献   
97.
余华作为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历年来评论界对其的研究一直呈稳定攀升的态势,2006、2007年则达到了一个高潮。其间的关键原因在于《兄弟》的出版问世。2005年,《兄弟》(上)引爆了学界的骚动,2006年的《兄弟》(下)更是一枚重磅,激浪千层,而学术界所渐现的“褒”、“抑”两种观念和态度的对立,也使余华及其《兄弟》陷入较为尴尬的境遇,在经历了“重创”与“荣誉”前所未有的冲撞,更显现了一种纷扰与暧昧的状态。本文旨在将2007年度余华的研究进行理性的梳理、分析、阐释,并着重从《兄弟》研究、比较视野中的余华作品研究及余华前期作品研究三部分入手加以述评,以期能够客观详实地展现2007年余华研究状况.同时也希冀能为学界的余华研究提供有效的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98.
80年代曾以先锋姿态叱咤文坛的余华,新世纪以来,因<兄弟>的出版给他带来了颇多的骂名.它是一部用"身体"书写时代的伟大作品,运用身体学的一些理论和概念,结合时代背景,从两个并列的层面阐发余华<兄弟>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99.
一、全区统计“双基”建设工作回顾 2008年以来,全区统计系统按照自治区统计局的部署,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互相比学赶超,全区统计“双基”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在国家局和其他兄弟省市引起了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0.
墓志铭是古代传记中的一种,作品数量琳琅满目,不可胜计,但是对墓志铭写作理论的研究却相对比较贫乏。宋代欧阳修和曾巩不仅是擅长墓志铭写作的古文家,而且对墓志铭理论也有专门论述。他们反对“谀墓”之作,强调墓志铭写作要真实可信的观点,尤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