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90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493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716篇
理论方法论   133篇
综合类   1569篇
社会学   206篇
统计学   4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西北民族地区文化类型多样,族际间跨文化交流具有文化对接难、无意识的先入为主和敏感性极强的三大特点。文化沟通的障碍主要集中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两个深层次精神领域,体现为人与自然、稳定与迁徙、个人与集体、含糊与清晰四个方面的文化冲突。法律作为广泛调节人类社会基本冲突的工具在这一领域基本无能为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华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能够很好地承担起跨民族文化沟通的起桥梁作用,对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文章以族际政治文明为核心,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行政治哲学的分析,论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优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现代族际政治制度创新,其功能和特点是在多民族国家中通过制度化和法治化的方式妥善安置和保障民族权益,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共同的繁荣发展.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建构、制度创新、历史合法性、价值理念等方面都体现出科学性和先进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世界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文明方面引领和涵括了以下重要的理念和经验:族格平等理论下对民族权利的积极承认和预先的制度安排;正义和公正;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多元文化权利;基于人权保障的区域自治;在宪政制度下构建共同的政治认同.民族问题不能“去政治化”,我国必须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族际政治文明,进一步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993.
张华 《领导文萃》2014,(21):48-51
<正>稳定可控的两岸关系的维护者在美国的亚太战略中,台湾问题和朝鲜问题一直被视为两个战火的"易燃点"。不管如何解读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动机和意图,有一点是有共识的,就是美国不希望亚太地区爆发冲突。因此台湾的首要角色就是要处理好两岸关系发展问题,不要重演李登辉和陈水扁执政期间两岸的紧张关系。学界对于美国在台海地区的利益虽有不同的认知和解读,但一般认为台海地  相似文献   
994.
作为最成功的经验模型之一,Nelson-Siegel族模型被认为能够更好地拟合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态特征,并成功地将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因素联系起来。已有的实证结果表明,宏观经济变量能够较好地解释Nelson-Siegel族模型中水平和斜率因子的变化,却无法很好地解释曲度因子的变化特征。本文基于Nelson-Siegel族模型对中国国债收益率数据进行拟合,研究宏观经济变量对三类潜在因子的影响,实证判别曲度因子具有的"椭圆"形内生周期性特征,并给出其形成机理的经济学猜想,认为经济变量的时变特征是外生冲击和内生性逻辑两种成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认为Nelson-Siegel族模型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模型的潜在因子恰好能够刻画利率期限结构关于宏观经济变量变化的预期及其自身的内生周期性特征,其中水平和斜率因子刻画了影响利率期限结构的外部冲击,即人们基于宏观经济变量变化的预期成分,而曲度因子则反映了利率期限结构自身变化的内生性逻辑,即"椭圆"形的周期成分。  相似文献   
995.
近年来日益庞大的大学生“宅人”群体,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鉴于此,对大学生“宅”一族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并从自身、家庭和学校三方面为大学生“宅”一族提供出“宅”对策。  相似文献   
996.
利用人口普查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2000~2010年中国各少数民族族际通婚率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少数民族族际通婚率总体有所增长,主要影响因素为居住分散度增大和人口流动率提高。各少数民族间族际通婚率增长差异悬殊,按族际通婚率变化量、影响因素变化量数值高低聚类成3类:对于第一类17个民族,城镇化率的提高及2000年族际通婚率较低对族际通婚率的提高影响显著;对于第二类23个民族,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和城镇化率的增长对族际通婚率的提高影响显著;第三类15个民族族际通婚率增长幅度小或负增长,从社会背景分析,部分民族的族际通婚率已达到很高程度,缺乏提升空间,其他民族需要从宗教、语言等方面寻找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7.
17岁那年,我这个朝鲜族小姑娘当上了新中国第一代女挖掘机手,参加了大伙房水库和清河水库建设,那火热的建设场面和热血沸腾的青春岁月,现在回忆起来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相似文献   
998.
钱玉宽 《老年世界》2011,(11):18-18
时下的“族”真是林林总总,数不胜数,这不,俺也跻身时尚一族了,成为白发“踩博族”! 现在的网络真是便捷。“触网”后,我经常在网上造访一些知名大家的个人博客。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博客家园中竟然藏龙卧虎,翡翠珍馐,杂然而陈!我像阿里巴巴走进了芝麻宝洞一样,看得眼花缭乱,喜不自胜!此后,我上网便多了一项功课:浏览他人的网上博客,而且浏览的范围不断扩大,我也因此成了“白发踩博族”。  相似文献   
999.
2010年8月,在整理图书及资料时,看到一大堆1953年在西北大学读书时的听课笔记,也看到了侯外庐先生的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论述,觉得很有学术价值。遂稍经加工,拿出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00.
继匈奴之后,鲜卑民族便活跃在我国的北方草原上,经过不断地南下西迁,其中有很多部落发展壮大起来,并在十六国时期建立起各自之政权。然而,有关这些部落的起源和迁徙状况,除了如拓跋、慕容等较大部落外,史书的记载总是较为简略不甚明确。因此,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