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8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265篇
社会学   3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1926年,闻一多发表《戏剧的歧途》,猛烈批评挪威戏剧家易卜生问题剧在中国的发展,提出很多具有创建性的观点,如反对一味灌输思想,强调艺术最高目的是要达到纯形境地,以极端唯美追求与艺术功利价值取向相对抗.易卜生和闻一多都是复杂的存在,前者中期的现实主义是在诗化中表现的,后期的象征主义则淡化了社会问题;闻一多则在后期转而强调文学的社会效能.他们的这些转变并非历史的宿命,实为时代和社会发展变化使然.  相似文献   
52.
温州姑娘吴琼记得,10年前,自己16岁,第一次看意大利导演多纳托雷的电影《天堂电影院》,除了被片中那个对电影极度痴迷的小孩和镇上唯一的电影放映老师傅之间的忘年友情深深感动外,影片中美丽淳朴的意大利海边小镇的迷人风情也让她如痴如醉。  相似文献   
53.
宋儒之中 ,以朱熹论心最为详尽 ,元儒吴澄 ( 12 4 9— 1333)有关“心”的见解基本未出朱论范围 ,但吴澄并非照本宣科式地“述朱” ,而是有其自身特色 ,换言之 ,吴澄之于朱熹不仅仅“照着讲” ,同时也“接着讲”。在此意义上 ,可以说吴澄对理学心论作了一个总结。参考朱熹心说的框架 ,文章将吴澄的心之诸说概括为四个命题 :( 1)心为知觉 ;( 2 0心为主宰 ;( 3)心具众理 ;( 4 )太极之心与剧贼之心。  相似文献   
54.
浅析我国动画剧作对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有着丰富的民间传统艺术,像国画、皮影、剪纸等等,其绚丽多姿的表现内容和形式为中国动画片的创作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出现了许多吸收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动画片造型设计的例子。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我国动画艺术创作。本文试从创作方法、视听语言、精神气韵和造型风格等角度,对传统文化在中国动画剧作中的承继与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5.
壮剧艺术主要产生、发展于右江、驮娘江、西洋江和清水江流域,主要分布于广西百色市的德保、靖西、田林、凌云、乐业、西林以及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广南等县,在这块土地上主要居住着壮、汉、瑶、苗、回、彝、仡佬等民族。壮剧除了具有一般戏曲艺术所具有的综合性和活态性特征外,由于壮  相似文献   
56.
爱的木偶戏     
我亲眼目睹了一个被爱的谎言牵引的木偶人,做的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当我们提着一篮水果,一堆点心去看望她的时候,柳丝吐绿,桃花盛开,一只胖鼓鼓的小鸟像饱满的逗号,抓着柳枝荡秋千,唧唧喳喳地叫。一切都是好的,穿梭不息的人也是好的。可是,她,恐怕是出不了医院的大门了。  相似文献   
57.
任何一个民族在叙事母题的选择上都有其固执的偏爱,这是由它的审美主体决定的.我国古代婚恋剧的母题有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审美偏爱,大致可以概括为"书生艳遇""留守怨妇""死而复生""政治困扰"等四类.这四种不同类型的叙事母题均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上,通过对这四类叙事母题的审视和阐述,可以探究其中所传载的民族情感模式和艺术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58.
由于种种原因,红色经典剧改编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变得越来越模糊。通过对《沙家浜》的考察,一方面说明作为样板戏的《沙家浜》是“三突出”、“主题先行”的产物,以郭建光为中心的故事线本来就乏善可陈;一方面是要论证作为电视剧的《沙家浜》因其绝对忠实于原著,而使原来的老问题暴露无遗。这些问题既使有关红色经典如何界定、主流意识形态能否自圆其说陷入困境,也会使以后红色经典剧的改编继续尴尬。  相似文献   
59.
《重庆社科文汇》2002,(6):F002-F002
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动人心魄!《时代先锋——共产党人实践“三个代表”纪实报告剧》,带给我们强烈的心灵震撼。  相似文献   
60.
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是个人理想被黑暗的社会现实击碎而破灭的产物.其主要价值在于,揭露和鞭笞了黑暗的元代社会现实,反映了知识分子落魄的窘境与被压抑而不满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