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2篇
社会学   87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0 毫秒
81.
提出了一种新型并联机床的最优轨迹规划方法,其过程是在参数空间进行轨迹规划,再将参数空间的运动轨迹映射到关节空间。在轨迹规划中,以雅可比矩阵条件数的倒数作为适应度函数,利用遗传算法优化了并联机床的多余自由度。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最优轨迹规划方法既能给出并联机床加工过程中的灵巧构型,又可使得并联机床获得平稳的运动性能。  相似文献   
82.
介绍了Authorware进行金属切削机床课件链接的方法,以及Flash动画和三维动画等的链接过程,总结了制作过程的一些经验技巧.  相似文献   
83.
正近日,应济宁市外国专家局邀请,德国SES专家约阿西姆·克莱蒙特先生到山东永华机械有限公司,就"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研发及结构优化"项目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技术指导。该专家现任德国知名大学客座教授,并开办一家机床设计研发公司。他专注机床设计研发40余年,曾多年任职于德国著名机床制造厂家,技艺精湛,经验丰富。此次,专家来企业对全自动铣头研发  相似文献   
84.
杨广磊 《职业》2013,(26):156-156
机床数控原理与系统是一门学科知识涵盖广、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教学难度较大。本文主要探讨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教”“学”“思”“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实验班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5.
<金属切削机床与夹具>是中职学校数控技术应用(高级工、技师班)专业中的一门专业课,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虽已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但对于多数中职学生来说,理论知识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复杂机构平面图的识读、工作原理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指导学生学习,提高专业知识的学习质量与效率,是每位专业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笔者利用PowerPoint多媒体演示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86.
在车工实习教学中,必要严格的基础训练及合理使用机床夹具,是一种训练手段.而根据零件不同形状和不同生产类型,改善夹具实现革新,完成加工任务可以使同学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夹具对生产率的提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7.
路福俊 《职业》2011,(12):148-149
现在,机床的改造尤其是把普通机床改造成经济型数控机床,已经成为了我国广大企业设备投资的重要部分。现将机床改造中要考虑的问题介绍如下。一、伺服系统的选择伺服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数控系统CNC系统与刀具、主轴间的信息传递环节,又是能量放大与传递的环节,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控机床的性能。例如,数控机床的最高移动速度、跟踪精度、定位精度等重要指标均取决于伺服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性能。伺服系统按控制方式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半闭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三类,在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造中,  相似文献   
88.
刘冰 《职业》2012,(30):83-84
采用先进的数控车床,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把卧式车床改装成数控车床,是一条提高机床数控化率的具有可行性和经济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89.
赵双兰 《职业》2008,(33):36-36
<正>《机床电气控制技术》是机械工程及其电气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与实际生产和工程应用结合紧密。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变化,传统的重视理论忽略实践的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改革是本课程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0.
为实现轴承预紧的动态调节,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主轴轴承自调节预紧装置。该装置采用对称性结构,可通过调整离心力的输出方向,来满足同向和背对背安装轴承的预紧力调节需求;并且能根据主轴转速变化,利用质量元件产生的离心力自动调整轴承预紧力;通过设计轴承变预载系统,对装置的运行机理进行了分析;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对装置进行接触非线性分析,研究了装置不同转速时的动态预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既能在低速时提供大的预紧力,又能在高速时以二次函数关系式的形式自动减少轴承的预载,具有很好的预紧性能。课题组的研究为轴承预紧结构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