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55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73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李商隐不仅是晚唐的一位著名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的骈文家,他的文也和诗一样,有工整典丽、博奥精深、流畅精切的特色,但他最早的文集樊南甲、乙二集都已散佚,保存至今的只是后人的一些搜集整理的版本,本篇文章就是从李商隐的文集版本出发来进行分析。在本篇论文中,主要是按时代顺序分析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注家版本,同时又对各家的注释特色进行了相应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2.
晚唐重要的诗人李商隐,其大量的诗作所表现出来的文学思想,都是与晚唐时代的文学思想密切相关的,且体现着时代的文学思想.本文从诗人的咏史诗和他的追求朦胧与幽约的艺术效果两个方面论述他的诗作所反映的晚唐文学思想及这种思想对他的诗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闫慧霞 《浙江学刊》2008,(2):101-105
李商隐流传最广的诗,无疑是那些以"相见时难"为代表的诉说缠绵爱情的"无题"诗.因此,今天的有些读者误以为李商隐只是位爱情诗人,而对他的政治诗知之甚少.当然,这也与李商隐的政治诗大量用典、晦涩难懂有关.李商隐一生创作的政治诗有110首左右,所包含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讽喻皇帝荒淫腐朽;二、憎恨宦官擅权专制;三、反对地方藩镇割据.梳理、评述李商隐的政治诗,对于了解其创作的整体风貌,对于理解其创作的独特而复杂的个性和气质,甚至对于更深层地贴近和破解其创作当中的爱情梦幻都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64.
李商隐的诗把心灵世界作为表现对象,有着浓郁的感伤色彩。本文从心灵层面对李商隐的诗作了一些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65.
唐末诗人李商隐,与李白、李贺合称为"诗家三李",其诗典故丰富、幻境迭出,素来以奇异和难解闻名于世.以无题诗为代表,李商隐诗歌的新奇性是历代学者们的研究焦点.诗人别具匠心地将自然景物、历史典故及神话传说等各类意象融入个性体验并侧显个人身世.本文从认知语言学心智体验观和概念隐喻、概念整合理论入手,探究李诗个人身世写照之新奇性,以凸显文学意象托物认知、移情象征性和李商隐主观化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66.
李商隐的诗是以难懂出名的,有关《锦瑟》的解说更是众说纷纭。至于解说的方法、角度,可以结合中国诗学,可以运用西方文论,可以论诠释,可以谈接受。不过,读诗最重要的是"诗可以兴",是这个诗歌的生命,给了你什么样的兴发感动,这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67.
李商隐能诗善文。千百年来,人们习称其诗为“玉溪诗”,其文为“樊南文”。重审“樊南文”,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破题”。  相似文献   
68.
李商隐的咏嫦娥诗数量虽不多,但意蕴却极为丰富和独特。诗人不仅对闭守月宫孤寂而凄楚的嫦娥深表同情,同时又赋予嫦娥高洁出尘的品质,借此寄托自身的爱情追求和身世感慨。  相似文献   
69.
李商隐的“无题诗”在晚唐诗歌中别具一格.超现实主义是产生于法国的文艺流派,其影响深远.超现实主义诗歌、电影、绘画等作品在艺术表现上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常用“深层隐喻”或“象征”,多借助梦境、幻觉来表现“本我”,注重意象的选择,各种意象之间往往有一种“蒙太奇”式的跳跃,通过不同意象的“无序”组合来表现内心世界.这些特点与李商隐的“无题诗”有较多相同之处,这也正是李商隐“无题诗”的审美价值之所在.从超现实主义的视角来观照李商隐的“无题诗”,可以为阐释李氏“无题诗”独特的审美价值提供一种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70.
“兴寄”说是唐代重要诗学理论,李商隐是晚唐颇具代表性的诗人.将两者联系起来,深入研究“兴寄”理论与诗人“沉博绝丽”“深情绵渺”的独特诗歌风格之间的关系,以及无题诗的“比兴寄托”特征,可以揭示出诗歌理论与诗人风格形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借以呈现晚唐诗歌“兴寄”风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