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10篇
社会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4 毫秒
71.
"鬼诗""鬼语"的古典文学传统对鲁迅"鬼"世界具有深刻影响。笔者试图从此着手,探讨鲁迅"鬼"世界与屈原、李贺的联系。鲁迅的"鬼"世界,继承了屈原与李贺诡谲浪漫的楚巫意识与"诗鬼"美学,创造出了幽暗、诡谲、绮丽而又显得空灵缥缈的幽冥境界与粗犷、妩媚兼有的鬼魂形象。与此不同的是,鲁迅先生更有现代意识:超越性的视点、本体论上的自我审视、求索本体的精神及复仇、反抗的旨趣。  相似文献   
72.
73.
李贺诗歌具有很浓的“富贵气”,他长于描写贵族的用香生活、宴饮生活、情爱生活和贵族妇女的生活场景。从温庭筠的词反观李贺诗歌.发现他们在具有“富贵气”这一点上是相通的。李贺诗歌的富贵气带给人一种瑰丽博艳的视觉冲击,却也有雕琢过甚的瑕疵。他笔下的富贵是一种金玉锦绣式的故作富贵,而非风神兼各的真富贵。  相似文献   
74.
王罡 《华人时刊》2012,(5):72-73
赏析提要:这幅草书是巅峰之作,品相十全,4次出版。用笔好,墨法妙,章法美,特别是线条,乃林散之"锥画沙"笔法之经典。中国著名书画鉴定家萧平等多位名家专家题跋评价,草书《李贺南园》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75.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养生学思想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仅历代对精神养生的方法尤为关注,而且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也有大量与精神养生相关的论著与文章。通过对唐代诗人李贺和宋代诗人陆游的性格与人生的对比,可揭示出情绪与寿命息息相关;通过对精神养生的科学合理性的分析和对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的总结归纳,可以找到值得当代社会思考和借鉴的养生道理。  相似文献   
76.
李贺的诗歌能够驰骋想象,在外向的想象中寄托内心的愁苦,显示对生命的思考。神鬼的刺激多了,少了一点淡而弥永的人生情味,这是他的不足。李贺还善于敷彩设色,诗歌有光耀眼目的视觉效果,能够以秾艳的色彩显示他的凄凉心境。在瑰奇的想象力与秾艳的色彩方面表现了他迥异于他人的天才独创,形成了凄清瑰丽的浪漫主义风格。因此李贺与屈原、李白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浪漫主义诗人。  相似文献   
77.
李贺的诗歌创作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丰富的想象力。他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来感悟世界,表现世界。这使他的诗歌从整体上讲具有意象明晰而诗意朦胧的特点;从结构上讲,突兀性跳跃结构拓展了诗的意境;在语言方面,刻意锤炼,注重修辞设色,具有冷艳的色彩。  相似文献   
78.
中唐诗人李贺在明代诗学批评中受到广泛的关注,表现为:一,人们结合历史时期诗学趣尚,从正变理论的角度对其予以了考察;二,对北宋以来以“鬼才”贬抑李贺之论着意进行了辨驳;三,由对其作诗用语、诗法、创意等的单向度抑扬发展为作较辩证深入的见析。明代诗学批评李贺论的空间被极大地展衍了开来,这为后世李贺论的全面深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9.
李贺是中唐著名诗人.其诗想象丰富,化古为今用;用词险怪,"下语狠重";意象新奇跳跃,节拍紧促;色彩"冷艳",奇光异彩,并且塑造了一系列特立独行的意象.  相似文献   
80.
李贺《南园十三首》组诗并存两个声音,一方面是勉强的牧歌情调,另一方面则是真实的苦难倾诉。这两种声音与他的悲剧的命运、深切的痛苦、狂热的理想、尴尬的身份、艰难的生计紧密地纠缠在一起。本文对这一审美特质进行了详细解析,以期窥见李贺的隐秘文心,彰显李贺诗歌的独特审美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