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1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367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197篇
人才学   73篇
人口学   29篇
丛书文集   624篇
理论方法论   131篇
综合类   1207篇
社会学   182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所建政权的法律制度多循魏晋,但当时一些有为君主为了适应特殊情势的需要,在取舍中原汉制的基础上,又制定了一些新的法律制度,在行政、刑事、民事、经济、婚姻、司法等制度方面均有所建树,从而使十六国时期的法制在中华法制文明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身影。  相似文献   
92.
泽勇 《西藏研究》2006,(2):21-26
十三万户的建立和八思巴受封“帝师”是元代西藏历史上的两个重要问题,但十三万户建立的时间和名称以及八思巴受封帝师的时间和封号的内容,在各种汉藏文史料中记载不同,以致在教学中出现混乱现象。本文拟通过以汉藏文史料对比的形式,对这两个历史问题进行考证,以期得到更符合历史史实的认识。  相似文献   
93.
原西藏地方政权对墨脱及其以南地区的统辖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脱及其以南地区过去是我国珞巴族和门巴族的重要聚居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珞巴族先民就与藏族先民有着紧密的联系。珞巴族居住的珞瑜地区(包括墨脱)很早就为原我国西藏地方政权统辖和治理。  相似文献   
94.
龙靖波 《民族论坛》2007,(4):I0008-I0008
<正>自2005年推行第一轮整村推进工作以来,保靖115个省、州、县直单位共同参与了全县57个整村推进重点村工作。两年来,我县抽调300余名机关干部进驻扶贫村,安排项目118个,  相似文献   
95.
田二文  彭司进 《民族论坛》2007,(7):I0001-I0001
<正>今年37岁的田蕊,在马福村卫生室工作了整整14年,累计为村民治疗常见病、多发病9万多人次。14年来,田蕊从未向乡亲们收取过门诊费、挂号费和出诊费;对于家庭特别困  相似文献   
96.
陆荣廷为首的桂系集团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群体,对其历史作用应进行多元化评价。他们利用政府和民间两种力量清除了部分落后的社会政治制度和邪恶势力,扩大了近代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组织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广西新的政治和经济格局。同时推动了边疆民族经济融合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97.
在国家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的实践中,寻找具有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是重要的议题,而文化资本化是一条可以选择的途径。本文以云南省大姚县松子园彝族村为例,反思在文化资本化视野下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需经历将民族生活方式挖掘成为文化资源,再将文化资源转为文化资本,进而实现文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8.
99.
村镇两级是政策执行的直接推动者,也是政策效果自下而上反馈的第一个环节,这一反馈的真实性直接影响到政策监督的有效性。在发达地区富人治村的背景下,村干部对体制及体制资源的依赖性减弱,镇村两级的干部从偏闭合型关系向非闭合型关系转变。此外,基层政权深度嵌入村庄:以联村干部等为主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组织基础,在镇村之间有效化解信息不对称等的难题;通过对联村干部进行目标责任考核,增加其推动政策落实的压力和动力。从而形成以基层政权深度嵌入村庄为基础的非闭合型乡村关系,这种乡村关系构成了政策监督强化的底层逻辑。  相似文献   
100.
岑努是一座多族群聚居村寨,生活着苗、侗、汉、三锹四个族群,各个族群除掌握本族群语言,还同时掌握其他族群语言。岑努人是具有四种母语能力的人。岑努人言语交际中坚持的平等与尊重原则,其实是他们的一种文化原则,是建构社会秩序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