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33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北京白云观出土战国陶罐上的陶文"■"应释为"喜"字,误释为"蓟"字的原因在于陶文著录中的倒置,类似的情况在《陶文图录》、《古陶文字征》、《古陶文汇编》、《陶文字典》等书中均有不少。  相似文献   
222.
价值与审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价值活动是在物质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建立起来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特殊活动形式.价值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之中,它是在人类的客观实践活动中所产生和形成的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审美活动就属于价值活动范畴,但它是一般价值活动中的特殊种类.审美价值与许多事物的物质功利价值相比,具有更明显的精神性,它是一种精神价值;尤其是它具有更强烈、更明显的情感性,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情感价值.与其他价值相比,审美价值更明显地表现为它是以人自身为最高目的、以人的全面而完整的发展为最高理想、以满足人本身的自由生命创造为最高尺度的价值.而且,与其他价值相比,审美价值的形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23.
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与成长经历的母女两代人之间的冲突与谅解。从代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母女之间的误解、矛盾以及达成的和解,可以发现在异质文明交汇的移民家庭中并喻文化与前喻文化之间存在断裂与融合。  相似文献   
224.
随着《皮锡瑞全集》的出版,对皮锡瑞思想的研究可望进一步深入和全面。皮锡瑞思想在日本的影响,早在李肖聃的《湘学略》中就有提及,但是究竟实际情况如何,一直未见详细的论述。狩野直喜既是京都中国学的奠基者,也是日本汉学界继承清朝考据学学统的传人,致力于中国古典解释学的现代复兴。狩野直喜的经学研究,特别是终其一生都非常关心的《春秋研究》深受皮锡瑞经学思想的影响。其弟子小岛祐马作为京都大学中国哲学学科中社会思想史研究方法和学风的开创者,不仅标点了皮锡瑞的《经学历史》在日本出版,而且将其公羊学思想运用到自己的社会思想史研究中,并在晚年提出只有中国文化才是通向世界和平的唯一之道。  相似文献   
225.
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当代女作家村田喜代子创作了大量老年题材小说。其获奖作品《姐之岛》以日本五岛列岛为舞台,描述了老年海女们在海底探险中追溯历史真相、重塑历史记忆的故事。作品以海上世界和海底世界的空间转换呈现出和平表象与战争痕迹,通过海女的职业变化,揭示当代日本海女文化衰落的现状,隐喻传统文化与战争教训传承的危机,通过天皇形象的变化暗示日本战争文化有卷土重来之危象。在当今日本右倾民族主义加剧的背景下,历史记忆风化、传统文化丧失与战争文化“复活”的问题叠加诱致多重危机,作品中海的历史文化意蕴突显出了战争批判、历史反思与危机警示的价值维度。  相似文献   
226.
项静 《学术月刊》2023,(5):168-177
近十年来,中国重要的门户网站创办了众多非虚构写作平台,刊发了大量素人作者书写的自我和他人的故事,被媒体称为素人写作。素人写作以其多层次多维度的生活经验、写作者的自我形象、晓畅真挚的表达风格、新媒体传播方式,成为引起广泛关注的文学现象。本文以素人写作中具有较大社会关注度的范雨素和陈年喜为例,分析了两位素人作者作品中“真人真事”自述的特质,文学表达上借鉴和融合纯文学的方法,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在自我形象塑造中表达出社会底层劳动者独特的经验、美学形式和思想谱系。素人写作在新媒体时代融贯了启蒙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传统,实现了对社会问题和“众声”的表达,提供了我们这个时代思想文献的基层基础。  相似文献   
227.
《六十甲子农事喜忧图》是流传于湖南民间的、与士大夫的农占著述不太一样的民间农占文本。这是一种全新的农占方式,而且这种方式以比较浅显、通俗的韵文写成,按六十甲子顺序,显然便于记忆和流传。对这类资料予以关注探讨,应是农学、农业文化研究的侧面之一。  相似文献   
228.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充分说明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血肉联系的重要性。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认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就要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时时处处替职工群众着想;紧紧依靠职工群众,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难题;总结职工群众的智慧经验,推广运用到各项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搞好油田的开发建设,为早日甩掉中国贫油落后的帽子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29.
田齐桓公是田齐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他的年代事迹因史料残缺混乱而模糊不清。古本《竹书纪年》、《史记》记载的许多与田齐桓公相关的年代事迹,学者持有众多的疑问与分歧。搜集相关记载而探寻历史真相,可以重构田齐桓公时期的史实。田午“弑其君及孺子喜”者,嫡长子田午为了争夺田齐国君之位,杀死了父亲田侯剡与太子喜;田齐桓公“杀其君母”者,田午后来又杀死了父亲田侯剡的正妻;这是一场争夺权位的内乱。田齐桓公篡位后,诸侯讨伐田齐,田齐桓公朝周天子得以脱困。田齐桓公大兴文教,设置稷下学宫,影响深远。田齐桓公的史实,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田齐的历史以及田齐与魏赵之间的攻伐关系,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齐威王时期齐国对赵国、魏国的政策。  相似文献   
230.
中国故事在谭恩美的《喜福会》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而以家族叙事为核心的故国书写不仅令家丑外扬,更是揭露了旧式中国的诸多弊端,这让作家备受指责.然而,依据霍尔的族裔散居认同理论,这些故国往事实为谭恩美对家族史的重构,即在对过去的重述中发现、定位个体当下的位置;但她的书写方式说明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在华裔族群中的断裂,其叙述亦为主流的权力话语所操控.华裔只能站在美国文化的立场之上“回看”中国,其文化认同受制于族裔历史、社会文化和权力等多重因素,呈现出开放、流变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因此,小说里的中国故事生动展现了华裔女性如何在断裂与延续、同一性(即所谓的“中国性”)与差异性之间协商与选择,以寻求文化身份的认同,从而解决其所面临的种族身份和社会身份间的冲突与割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