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237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131篇
人才学   58篇
人口学   29篇
丛书文集   309篇
理论方法论   59篇
综合类   785篇
社会学   115篇
统计学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102.
“以前外出打工,虽然赚些钱,但每天辛辛苦苦,离家又远,那个滋味确实不好受。现在好了,我们在村里搞庭院养殖,每天花费一些时间放点饲料,忙完了还可以干些别的农活;一年下来,足不出户就可以有几万元的收入,村民们大多都尝到了甜头。”在隆安县雁江镇和济村那渌屯,村主任陆建国说出了村民们的心里话。  相似文献   
103.
关于集体成员资格和集体财产权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现阶段,集体财产承担着保障该集体范围内所有成员基本生活来源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财产的存在形态和集体成员的身份判断标准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变化.集体成员的身份附着于集体财产,只要集体财产存在,集体成员对于集体财产的收益权就应当得到保障.集体成员的身份应该在集体财产所有权的前提下结合成员的自治机制加以确定,以适应集体财产利用方式多样化这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对西藏林芝地区移民村落大坝村的帕措势力分布和村民委员会主任选举过程的调查和分析,以村委会的权力结构为中心,探讨了国家影响和帕措势力之间的关系,描述了国家所主导的权威和秩序怎样在一个有紧密血缘纽带的西藏村庄展开。认为:“帕措”认同是大坝村“权力文化网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大坝村权威存在和展开的基础,也是国家影响向基层延伸途径和渠道。大坝村的帕措势力是村内起主导作用的村治力量,这个村治力量主导村庄权力的运转,形成较为固定的村治特点。大坝村委会的权力结构体现了国家影响和村民“帕措”认同的双向制约。  相似文献   
105.
改革开放以来,华南地区的乡村牌坊日渐兴盛。透视四会市的村牌坊,绝大部分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资金一般由旅港同胞和宗族自筹,经济越是发达地区其建造数量越多。村牌坊不仅起到地理标识作用,而且也透视出宗族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起着比村规民约更重要的伦理道德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06.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特征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一些新的特征:供给主体单一化、主体责任集中化、管理体制分权化、地区不平等扩大化、供给投资流失化和公共品生产负担转移化.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并积极从投入、决策和绩效管理等方面推动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以粤西潭村为个案,从乡村社会的信仰仪式与宗族整合和认同的视野入手,分析了该村的村庙与宗族的整合模式,并指出传统生产方式的恢复是民间信仰复兴的最根本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8.
《我在霞村的时候》是丁玲在女性意识烛照下书写女性主体陷入孤独与困境的名篇,其女性孤独意蕴主要体现为女性主体的孤独书写、女性主体的孤独抗争。这一文本可以看作是20世纪20年代丁玲个人主义思想与女性主义思想的回光返照,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9.
陕西省"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西省“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特色产品(业)的培育,有效地提升了产业优势;并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培训农民,实现了生产手段科学化;同时以农协为骨架,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以产品为主线,构建形成了生态型产业体系,促进了陕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以下问题:思想有所认识,工作机制尚未形成;资源优势突显,经济强势有待培育;科技兴村已显雏形,但支撑能力不强;产业富村门路较多,但聚集度不高;中介组织初步形成,作用发挥有待提高等。因此,要使陕西省“一村一品”顺利发展就必须统一认识、推进科技兴农、加快品牌培育、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积极开拓市场、拓宽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10.
每学期开学,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总会让孩子们填写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由于我们小学是一个农村小学,因此孩子们居住的地方比较分散。孩子们在填写家庭地址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所居住的村庄很多名字都很有意思,如“黄金山”、“陆笪”、“棠荫”、“西施墩”等等。而这些名字的背后说不定会蕴涵着一个美好的祝愿,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隐藏着一个形象的比喻……而这些,我们的孩子未必知晓。村名,其实就是一个诗意的课程资源。于是,开学后的第二周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