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9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2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318篇
社会学   128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央视不久前发布《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天的休闲时间平均是2.55小时,把1/3用在了互联网上,尤其是手机上。看到这个数据其实我蛮惊讶的——1/3的休闲时间用于玩手机,是不是太长了?特别是对于青年学生说,把"玩手机"这件事当作休闲时的消遣,真的好吗?  相似文献   
642.
:前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社会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一变化体现在语言中就使俄语的发展具备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从词汇的角度出发 ,探讨了社会变革给语言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3.
政协协商向基层拓展,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和探索。四川政协搭建了“有事协商”平台,通过组织各种小微协商活动,践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了政协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政协职能拓展对于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作用和优势。政协协商向基层拓展,应厘清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的边界,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推动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644.
本文根据自编索引,对30年国内藏传佛教研究文献中的藏文专著做了分类综述。归纳了藏传佛教研究的特点,以展示藏传佛教研究的成果和发展动态,为学界提供研究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45.
处理好婚姻生活的夫妻们,他们的秘诀不在于关系甜蜜的时候有什么技巧,而在于他们两人感情出现危机时,知道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南仁淑  相似文献   
646.
池莉是当代文坛中描写市民生活的代表性作家,尤其善于书写底层市民中的女性形象。通过对池莉中篇小说《生活秀》 中底层女性双扬的客观分析,概括她在事业、亲情和爱情中表现出的品质特征,从中反映出当代女性对于自身价值的追求, 进一步探析当代底层市民女性的生存方式及生存意义。  相似文献   
647.
在中国历史上,作为孔子故里的山东曲阜一直被视为“圣地”,受到了华西人的极大关注。自近代《天津条约》允许西人进入中国内陆开始,越越多的华西人到曲阜,近距离观察和拜见孔氏家族后裔衍圣公。近代西人眼中的衍圣公形象既具有强烈的东方性,又具有强烈的西方性。双方在这段特殊历史时期、特定地点所展开的面对面接触,丰富了西方人原本只停留在书本中对于孔氏家族及后裔的认知,促进了他们的认知从想象层面到实际接触体验的转变。华西人对衍圣公的形象建构,随着历史演变出现了阶段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48.
奥尼尔的经典之作《送冰人了》是一部阐释价值体系更迭中个人身份破裂的悲剧。剧中,美国梦破灭的酒徒们被物化隔离,正不可逆转地滑向荒诞虚无的深渊。他们试图超越、割裂传统,走向荒诞带的阵痛,却在其实所是与其欲所是的错位中破裂了身份。一方面,面对不堪的其实所是,他们狂饮作乐,长梦不醒,勾勒出一个美好的其欲所是,以白日梦自欺的维护着主客体自我的省识与统一,社会身份因而趋向破裂;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废弃上帝解除了枷锁和负罪感,追逐绝对的自由却被自由所奴役,在这一悖论中,他们丧失了信仰,宗教身份走向破裂。剧末,狂欢的酒徒实现了对痛苦的抗拒。拒绝痛苦即接受荒诞,在非理性的狂欢中,酒徒们的个人身份完全破裂。  相似文献   
649.
650.
陆欣(1921~2020),江苏姜堰人,中共党员,著名耕作学家。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农艺系后留校,从事管理试验场和科学试验工作。1952年9月,随复旦农学院北迁任沈阳农学院(1985年10月更名为沈阳农业大学)助教。1953年调入新成立的耕作教研室,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他曾为农学、土壤化学、农业经济和农业工程等专业本科生开设耕作学、作物栽培总论、耕作栽培原理、农学基础和农业概论课程,为研究生开设耕作制度专题、农田杂草形态与生态等课程。在耕作学去留问题上,他敢于与学术权威辩论,致力于耕作学学科发展,出版许多有影响的耕作学教材、学术论文和科普文章,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耕作学教师。他是沈阳农业大学耕作学科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导师,曾经指导过包括中国科学院于贵瑞院士在内的六名硕士研究生。他毕生坚持走与工农、生产实践结合的道路,先后在多个县市蹲点,出任多个区县政府特聘农业顾问。他一生爱好文学,笔耕不辍,《陆欣诗集》收录诗作189首,74岁完成十多万字的自传。陆欣教授只是一位平凡的农业大学教师,但他用一生写就了不平凡的业绩,既无愧于选择,也无愧于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